- 我的门票
- 我的展会
- 我的行业
- 网站地图
- 登录/注册
展商推介 | “反常规”的战略定力:大艺树如何用全球标准,打一场本土硬仗

当下,中国家居家装市场正深陷“内卷”的焦灼态势。一方面是愈演愈烈的“价格血战”,利润空间被不断挤压;另一方面是层出不穷的“概念轰炸”,让消费者眼花缭乱却难辨真伪。整个行业都弥漫着一种增长焦虑。
然而,在地板这个家居建材细分赛道,却有这么一个品牌展现出“逆流而上”的独特姿态,它就是大艺树地板。当同行们忙于降价求生时,它坚持谈论“价值”;当大家在国内市场贴身肉搏时,它选择“卷”向全球,在美国主流渠道竞争,在印尼建立生产基地。
这种看似“反常”的选择背后,是大艺树地板从“出口代工之王”到自主品牌引领者的战略升维。它如何能跳出内卷的怪圈?其“以全球资源博弈本土市场”的选择,又能为行业带来哪些破局启示?
01. 基石不是成本,是“合规”,
在当下家居建材行业的竞争中,许多企业习惯将“控制成本”作为抢占市场的核心逻辑,甚至为压缩成本牺牲品质标准。但大艺树地板从切入国际市场之初,就走出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路径,它将“合规”视作全球化能力的根基,用对规则近乎极致的尊重,筑牢了通往全球市场的门槛。这种“合规”绝非空洞的品质口号,而是落实在每一个生产环节的严苛细节中。
作为进入美国市场的“敲门砖”,CARB与EPA认证的严格程度远超行业常规认知。早在 2007年,大艺树地板就通过CARB认证;2018年,其又成为首批通过EPA认证的中国木制品企业。然而认证的获取仅是起点,真正的考验在于长期的合规坚守。例如,每生产18500平方米基材必须抽样检测,所有数据需保留3年备查,第三方机构还会进行不提前通知的“飞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即可能取消出口资质。

不仅如此,美国客商还要求提供从上游原材料到终端成品的全流程检测报告,为此大艺树地板专门成立合规部,推行雷斯法案合规管理程序,通过采购批次号与生产订单号的精准对应,实现每一批地板的原材料来源、生产环节可追溯,甚至在广西鹿寨自建金源基材厂,将品质控制关口前移至最源头。对大艺树地板而言,这些看似“繁琐”的要求从不是负担,而是能直接兑换市场信任的“硬通货”,让其得以顺利进入环保要求最苛刻的美国加州市场,更赢得了北美主流品牌客户的长期信赖。

如果说国际认证是大艺树地板合规体系的“日常修炼”,那么2010年那场历时五年的“双反”官司,则让其对合规的理解彻底上升到战略层面。彼时,美国商务部对中国实木复合地板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作为当时对美出口排名第一的企业,大艺树地板被迫应诉,最终胜诉获永久性零税率。这场“惨胜”的意义也远超关税优势,它让大艺树地板明白,合规不是应对贸易壁垒的临时手段,而是必须主动构建的战略壁垒。这也成为所有代工企业转型的关键一课:代工的核心竞争力从不是成本,而是对国际规则的掌控力。
02. 归来不是降维,是“升维”,
在家居行业,多数品牌走的是“从国内低端市场起步、积累口碑后再向上升级”的路径,然而大艺树地板的品牌化之路却截然相反。它的起点,是已被北美最严苛市场反复验证的成熟产品体系,这让其从一开始就跳出了“低端内卷”的陷阱,实现了品牌的“升维”开局。
很多企业将“出口经验”简单等同于“产品好”,但大艺树地板在北美的经历,远不止“卖货”那么简单。它要面对的,是在北美数十万家庭的日常使用中,被反复验证过环保与工艺能力。这种“先经国际市场打磨,再回本土做品牌”的路径,让大艺树地板无需从零搭建产品体系,更不用在低端市场消耗资源,直接以“经受过全球考验”的产品力切入国内中高端市场,形成了与同行截然不同的竞争优势。

也正是这份产品力的积淀,让大艺树地板敢于在国内市场提出“四同战略”—— 同款、同步、同质、同价。当下不少品牌会对国内外市场实行“双重标准”,即给海外的产品用更高规格的基材,给国内的则压缩成本;海外上新半年后,国内才慢悠悠跟进款式。但大艺树的“四同”恰恰相反,它意味着国内消费者能与北美市场同步获得最新设计、同等环保标准,且无需支付进口溢价,真正实现“用户平等”。而能做到这一点,在于大艺树具备全球供应链的协同能力——中国、印尼、美国等地的生产基地保障了原材料与产能的稳定供应,贯穿全流程的品控标准确保每一批产品品质一致,无需为“适配国内市场”降低要求。

本质来看,这绝非简单的“出口转内销”。前者是海外剩余产能的回流,而大艺树地板是将“全球标准”与“本土服务”深度融合,既让中国消费者享受到与国际同步的优质产品,又依托本土团队提供更贴合国内需求的服务,真正实现了品牌的“升维”归来。
03. 出海不是逃避,是“进攻”,
2025年初,特朗普“对等关税”新政下,国内家具建材出口遭受重创,加之国内市场内卷不断,不少企业试图通过出海谋求营收增长,于是“产能出海”几乎成了“被动避困”的代名词。而与这种“应激反应”截然不同的是,大艺树地板的品牌出海,却拥有着另一套底层逻辑。当行业还在讨论“要不要走出去”时,大艺树地板早已经在印尼、美国的基地里,悄悄搭建起支撑国内高价值竞争的供应链根基。
在印尼东爪哇泗水落地的LAYO SF公司,不只是一个生产车间那么简单。这里背靠东南亚丰富的木材资源,通过与APL、GPL等当地顶级基材厂深度绑定,大艺树地板从源头锁定了稳定的高品质原材料,不用再受国内木材进口价格波动的影响;月均超30万㎡的产能,让国内市场即便遭遇旺季需求爆发,也能避免“断货”风险。

可以看出,大艺树地板海外基地的规模化生产摊薄了制造费用,却没有变成企业的利润,而是让国内产品在保持国际标准的前提下,价格更贴近中产消费者的预期。更关键的是,这种“反哺”能让大艺树地板在国内“价格内卷”中站稳脚跟,也就是当同行还在纠结“降成本还是保品质”时,它能凭借全球供应链的韧性,既守住环保底线,又给出有竞争力的价格。
从这个角度看,大艺树地板的“品牌出海”从来不是和国内市场的“割裂”,而是一场“以全球资源滋养本土价值”的战略联动。关税冲击只是一个契机,它真正想做的,是通过海外布局把国际市场的“品质优势”“设计优势”转化成国内消费者能切实感受到的“实惠”。这种“走出去是为了更好地回来”的逻辑,才是“进攻”的真正含义:不是打败同行,而是用更优的解决方案,回应国内消费者对“高价值家居产品”的期待。
05. 内卷破局,价值锚点的重新定义,
宏观地看,国内家居建材行业正陷入“唯低价论”怪圈,不少品牌将“消费降级”当作市场唯一逻辑,把竞争焦点牢牢锁在“压价”上,让市场陷入“低价→降质→消费者信任流失→再靠低价拉客”的恶性循环,仿佛只要价格足够低,就能抓住所有需求。但真实的消费市场,远比“低价=需求”的单一认知更复杂。
消费降级与消费升级并非对立的两端,而是以“需求分层”的形式并存。如今逐渐成为消费主力的中产群体,既没有放弃对“性价比”的追求,不愿为品牌溢价、冗余功能买单;更没有在核心需求上妥协,反而对产品的“环保健康”“设计适配”“长期耐用”提出了更高要求。简单来说,他们要的不是 “绝对低价”,而是“价格合理”与“价值达标”的平衡,这才是当下市场真正的需求底色。

大艺树地板的“反内卷”策略,恰恰精准踩中了这种需求平衡。其直接跳出价格维度,将竞争核心转向“卷环保、卷设计、卷信任”,重新定义了行业的价值锚点。正如大艺树地板董事长刘振江对品牌名意义的阐述:“大艺树地板(ARTREE)的品牌名,融合了‘Art’(艺术)和‘Tree’(树木),寓意着‘将木材升华成为艺术品的理念’。”
在产品维度,大艺树地板一直以‘设计’和‘环保’为核心双驱。凭借在美国、欧洲等全球时尚前沿市场的深耕,与国内外知名设计师和机构合作,把国际视野注入产品设计;同时始终以CARB/EPA严苛标准为底线,让健康成为产品的基础属性。而谈及品牌长远方向,董事长刘振江也明确表示:“面向未来,我们的目标不仅是地板的制造商,而是全球高端家居生活方式的引领者之一。”

这种策略,不仅切中了国内消费者“既要又要”的核心需求,更给深陷价格战的行业提供了一种范式答案,即当大家都在卷“谁更便宜”时,真正的破局点在于看清“消费者要的不是便宜,而是值得”。大艺树地板用全球视野的设计能力、国际标准的环保背书,证明了“价值主义”并非不可行,也推动着地板行业从“价格内卷”向“价值竞争”转型,为家居建材市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方向。
写在最后:
大艺树地板的故事,并非一个一帆风顺的传奇,而是一部中国制造企业在全球经济浪潮中理性抉择、战略定力与价值坚守的样本。其路径难以复制,但其逻辑可以借鉴。其核心在于“以全球视野,做本土生意” 的战略定力。这印证了一个最朴素的商业真理:短期的风口永远不如长期的赛道。在周期波动和激烈竞争中,对产品价值的坚持、对国际规则的敬畏、对供应链的全球布局,这些看似“重”的投入,恰恰是穿越周期、拒绝内卷最“轻”的捷径。
中国品牌的下一站,并非是更残酷的内卷,而是更广阔的天空。真正的成功,不在于击倒了多少个对手,而在于能否坚持自己的节奏,最终赢得市场的尊重与客户的信任——这,正是长期主义者的胜利。
参考资料:
DOMOTEX asia
举办地区:上海
开闭馆时间:09:00-18:00
举办地址:上海市青浦区徐泾镇崧泽大道333号
展览面积:300000㎡
观众数量:130000
举办周期:1年1届
主办单位:德国汉诺威展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