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展会资讯工业资讯荟新质英才・赋工业新能!2025CIIF工业人才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荟新质英才・赋工业新能!2025CIIF工业人才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来源: 聚展网2025-09-28 11:25:05 52分类: 工业资讯

图片9月25日,以“荟新质英才・赋工业新能”为主题,“2025CIIF工业人才发展论坛”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洲际酒店·宴会厅2+3召开!

本次论坛由中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委员会、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指导,上海外服(集团)有限公司、东浩兰生会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汇聚政、企、学、研多方力量10余位行业大咖,共谋工业人才新图景,通过前言洞察、仪式发布、尖峰对话、案例刨析等环节,与线下近千名嘉宾零距离互动。

作为中国工业“开路先锋”,上海正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为生态构建,持续推动制造业多维、全面发展。

# 开场致辞——擘画工业人才发展蓝图

Industrial Talent Development Forum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 副司长 朱秀梅强调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我国工业正处于由大变强、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的关键期,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业基础能力不足等问题,关键在人才。上海作为中国近代工业发源地与先进制造业新高地,举办本次论坛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实践,也为全国产业人才发展提供了“上海样本”。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持续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强化人才载体平台建设、优化人才支持保障政策,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人才动能。

图片(配图: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 副司长 朱秀梅)

中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委员会 党委书记 程鹏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上海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在各方协同下,产业人才队伍持续壮大,先进制造业人才集群初具规模,人才与产业协同发展格局加速形成。未来上海将围绕“培育更具竞争力的产业人才”“促进产业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推进人才创新聚集区建设”三大方向,推动产业链、教育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期待与各方携手共建工业人才高质量发展生态。

图片(配图:中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委员会 党委书记 程鹏)

东浩兰生(集团)有限公司 总裁 李栋在致辞中介绍到,本届工博会不仅有制造业领域领先行业的展览展示,还特设了人才服务板块,以线下论坛、线上的工程师社区和人才交流等形式,为工业人才、工程师们提供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在工业人才方面,集团下属上海外服集团成立了上海产训融合技能发展中心,培养一批工业领域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发挥技能人才支撑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图片(配图:东浩兰生(集团)有限公司 总裁 李栋)

# 仪式发布——个体、联盟与载体的三重赋能

Industrial Talent Development Forum

论坛为首批制造业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颁发证书,一批以战略眼光引领企业转型升级的“创新企业家”、在智能制造、新材料等前沿领域突破技术瓶颈的“先进制造技术人才”,以及深耕精密加工等关键领域,以匠心守护“中国制造”品质的“先进基础工艺人才”获表彰。

(配图:首批制造业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颁发证书)

“AI工业产训融合转化联盟”正式成立旨在打通工业领域“产学研用”全链条,加快促进AI与新型工业化深度融合,进一步推动AI人才培养及科技成果转化。论坛还举行了上海集成电路紧缺人才培养专项开班仪式,作为服务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项目以“工业联合、产教融合”为核心,搭建起政府、高校、企业深度协同的人才培养平台。

图片(配图:“AI工业产训融合转化联盟”正式成立)

论坛还举行了上海集成电路紧缺人才培养专项开班仪式,作为服务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项目以“工业联合、产教融合”为核心,搭建起政府、高校、企业深度协同的人才培养平台。

图片(配图:上海集成电路紧缺人才培养专项开班仪式)

# 大咖分享——前沿洞见人才发展新路径

Industrial Talent Development Forum

中国科学院院士 鄂维南提出,AI时代需重构人才培养体系,开设“问题课程”、打破学科壁垒,打造高校、研发机构、企业协同创新平台,并分享交大人工智能学院“不为论文、不为帽子、不为大佬”的评价体系实践。

图片(配图:中国科学院院士 鄂维南)

紫光展锐CEO 任奇伟结合企业经验,指出集成电路人才需兼具实战与跨学科能力,AI可加速初级工程师成长,其公司通过联合培养工程硕博、在复杂项目中锻炼人才,应对行业技术快速迭代挑战。

图片(配图:紫光展锐CEO 任奇伟)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党委书记 陆敏强调,新质生产力下劳动形态变革,人才需具备“与机器协同、跨界整合、终身学习”能力。产业科普能赋能应用型人才发展,学校通过订单班、工学交替模式,结合工业科技传播课程,培养精技术、善创新的产业人才,还面向企业一线员工开展定制化培训。

图片(配图: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党委书记 陆敏)

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副总经理 刘宇飞展示了在具身智能领域的技术探索与训练场建设。他强调数据对人形机器人发展的关键作用,呼吁产学研共建标准与生态,加速人形机器人产业化。

图片(配图: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副总经理 刘宇飞)

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 高级顾问 郭奕武分析,上海集成电路产业2025年1-7月增长24%,但存在人才结构性短缺。建议重构产学研用链,营造产业生态,解决结构性矛盾。他预测AI将深度赋能设计、制造全环节,人才需具备“技术+AI+业务”复合能力。

图片(配图: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 高级顾问 郭奕武)

上海产训融合技能发展中心 负责人 潘攀提出上海工业人才缺口约50万,根源是产业升级与培养滞后矛盾。中心通过数据驱动平台,定位如“人形机器人训练师”等新兴岗位,构建“产数训评用”五位一体闭环,推出AI普及课程,助力人才数字化能力提升。

图片(配图:上海产训融合技能发展中心 负责人潘攀)

致远集团董事长、国际卓越运营协会理事长 杨洲分享,制造业需从粗放增长转向卓越运营。他分享世界级企业系统(如丰田TPS、丹纳赫DBS),通过标准化培养、五星班组、双通道晋升,提升人效3.5倍,认为“以人为本、持续改善”是抵抗周期的核心。

图片(配图:致远集团董事长、国际卓越运营协会理事长,杨洲)

上海外服招聘及灵活用工事业部,高端制造行业负责人,竺晔斐指出,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推高了技术岗位需求,智能制造岗位需求激增,如机器人工程师增速领先。她提出AI招聘、RPO定制、产教融合三模式,通过智能匹配、集中面试、订单培养,实现“储备-筛选-留存”闭环,提升招聘效率与精准度。

图片(配图:上海外服招聘及灵活用工事业部,高端制造行业负责人,竺晔斐)

绛门信息科技 常务副总 程建华建议,AI时代人才需“能力+工具+业务”三维融合。企业可通过AI人岗匹配、场景化沙盘训练、弹性人才池构建韧性组织。他预测未来组织将是“人+AI团队”,人才评估从能力转向潜力,生态化协作成关键。

图片(配图:绛门信息科技 常务副总 程建华)

# 圆桌对话——共探工业人才发展新生态

Industrial Talent Development Forum

围绕“聚势赋能,融合创新:构建工业人才发展新生态”主题,由上海外服人力资源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人事兼职仲裁员 翟惟清女士主持。 上海电力大学副书记仰颐分享“五共”产教融合思路;中国商飞工程总师陈勇提及商飞通过赋予研发人员重担、革命意志培养等方式建人才队伍;中国航发商发副总经理蒋明繁介绍股权激励、揭榜挂帅等激励机制;南亚新材总经理包欣洋、上海外服国企业务部总经理李璟伟也分别从企业引留用才、人才招聘创新角度建言“上海路径”。

图片(配图:圆桌对话)

未来愿景是共筑工业人才新高地!

本届论坛通过“政策-技术-场景”全链条布局,展现了上海在工业人才引、育、留、用的领先实践。从领导致辞明确发展方向,再到企业签约落地场景,形成“思维创新-生态培育-产业协同”的闭环。

未来,随着工业人才发展生态的持续完善,上海将进一步发挥标杆作用,为全球工业人才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第26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

2026年10月12日-16日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

参考资料:

上海工博会-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

CIIF

举办地区:上海

开闭馆时间:09:00-18:00

举办地址:上海市青浦区徐泾镇崧泽大道333号

展览面积:300000㎡

观众数量:181346

举办周期:1年1届

主办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声明:文章部分图文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不做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来源:聚展网
展位咨询
门票预订
展商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