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展会资讯食品资讯肉类及冷冻食品趋势 | 中国肉类形成牛肉禽肉和猪肉双极格局

肉类及冷冻食品趋势 | 中国肉类形成牛肉禽肉和猪肉双极格局

来源: 聚展网2023-06-27 22:50:20 258分类: 食品资讯
图片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副秘书长、世界家禽学会亚太联盟副主席、北京博亚和讯副总经理马闯SIAL世界食品产业峰会-国际肉类大会分析了中国畜牧产业的构架和规模,他认为,当前中国肉类产业基本形成牛肉禽肉和猪肉双极化发展格局。


马闯给出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猪肉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2%,家禽占21%,牛肉9%,羊肉30%,合计占到了世界肉类产量的26%。在肉类的贸易方面,中国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参与者,世界贸易量中,50%的猪肉出口到了中国,10%的禽肉,19%的牛肉和38%的羊肉,合计肉类贸易量全球有24%运到了中国。中国的肉类生产对于世界的影响日益增强。


图片



历程 从转型到重构到高质量新格局



马闯认为中国肉类生产历程的分水岭是2004年。2004年之前是肉类短缺的时代,生产目标主要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2004年禽流感,肉类贸易政策的改变,2006年的猪高热病,环保政策的执行强化,这个时期叫做转型期。转型期里,肉类的产量在逐渐的跟需求接近,达到初步的供求平衡。


2018年的非洲猪瘟爆发再次打破了这个平衡,猪肉产量的下降带动了其他肉类的一个增长,包括大量的进口、深层次生产结构的改变。从2018年之后,是重构期,这是转型期的延续。重构的一个特征就是再平衡,供应量再平衡,再调整,投资方向,包括发展路径都存在一个再调整的过程。


在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肉类生产形成新的格局。统计显示,从2016年到2022年四大肉类发展,猪肉是2.2%的年均递增,牛羊肉的合计年均递增3.3%,禽肉是4.9%。禽肉上涨了10个百分点,牛羊肉也有3个左右百分点的增长,牛肉禽肉和猪肉的双极化发展格局,基本上已经成型了。


图片



供求 猪肉平稳禽肉快速增加



马闯分析说,中国的肉类进口从2007年开始,从进出口变成了净进口,进口量不断增长。


禽肉的贸易是一个互补平衡的贸易关系。中国出口的是高附加值的深加工禽肉产品,进口的是国外可能没有什么市场价值的加工副产品,是一个良好的互补。从2009年到2018年,从贸易量上来说,基本上是平衡,在产品上是互补。


猪肉的贸易特点是阶段性和特殊性的需求。阶段性指的是在国内的猪肉产量出现波动的时候,由于外部因素的影响,造成了猪肉产量的短缺,出现了阶段性的对于进口猪肉的非常大的需求。特殊性指的就是进口的产品包括了猪肉和猪副产品,相对来说猪副产品具有相应的一个消费的需求刚性,那么跟肉类的供求关系并不是特别直接的联系。


牛羊肉这个产业是一个长周期的,对于环境、资源的依赖非常大的产业。目前国内牛肉供给达不到这样一个满足需求的现状,需要用补充的这种方式,通过进口来补充牛羊肉的一个供给,所以牛羊肉是一个进口补充的这样一个特征。


2012到2017年期间,是一个供求基本平衡的年代,尤其是2015年看到了从各个角度分析,那么它都是处在一个平衡的状态。2014年中国的猪肉产量达到了历史最高,人均占有的消费量也是历史最高,再之后的话是一个逐步下降的过程,马闯认为未来的猪肉消费会是一个平稳的状态,甚至还有小幅的下降,禽肉会有一个快速的增长。


图片



空间 家禽业相对更有竞争力



从价格上来说也是,牛羊肉的价格目前处在一个最高的等级,猪肉体现的是一个剧烈波动的状态,禽肉(鸡肉)的价格在过去这么多年是非常稳定的,这个稳定得益于这个产业的高效率,禽肉的生产者利用了这样的各种的技术包括设备提升和改进,提高了生产效率,维持了这样一个比较长期的价格恒定,这是合理的肉类价格体系基本形成。


马闯分析说,粮食安全、生态优先、食品安全是三大国家战略,促进畜牧业的发展。饲料转化效率更高的家禽业,包括环境友好方面体现更好的更具有优势的,家禽业作为一个正外部的部门,一个生产部门在这样的三大政策的指导下,会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举例来说,如果我们通过改变肉类的结构,增加禽肉减少猪肉,稳定牛羊肉,这也是农业部包括我们的食品和营养研究所提出来的长远发展方向,如果用这种方式来进行我们的畜牧业的生产,人均用于动物蛋白消费的粮食,会减少很多。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的空间,所以说家禽业在未来这样一个政策的环境下,会具有相对更好的一个竞争力。


图片



趋势 肉类消费崇尚健康和安全



马闯介绍,中国的肉类消费量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在人均消费量方面,禽肉和牛肉稍低。中国的禽蛋人均消费和总产量都是世界第一,水产也是世界名列前茅,人均消费也非常高。肉类最大的短板在于奶类的生产供应和人均的消费量,未来在整个动物蛋白生产部门里面,奶业的生产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目前中国人的蛋白摄入更多来自于植物蛋白,从脂肪的摄入上更多来自于动物脂肪,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摄入更多的动物蛋白和更少的动物脂肪。还有一个就是老龄化。国外的文献研究结果是老龄化程度每增加一个百分点会造成肉类消费下降0.5%,尤其是红肉。德国的老龄化程度世界第二,它的这个猪肉消费量在上世纪90年代末达到顶峰以后持续在下降,而禽肉消费量以2.5%的年均递增在增长。


对中国各省的猪肉消费量进行研究,马闯认为:第一,区域化的肉类消费还有非常大的差别,所以未来的消费需求还有比较大的差异;第二中国的肉类消费是先于收入达到了世界水平,消费的顶点快要出现了,判断在2030年之前,在人均肉类消费80公斤以内会达到顶点,具体计算大概在76公斤。


过去三年的疫情影响着中国消费者对于肉类的选择,产生了新的消费变化,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健康安全。质量和口味是中国一贯的选择标准,当前健康安全和质量演变成最重要的一个选择。健康和安全的食品是占第一位的,质量和口味占第二位,价格第三位,是区别于其他国家的一个基本情况。


现在肉类生产体系基本上都是西式的生产体系,所以未来的趋势是把西方的生产体系和中国的特殊的需求来进行对接和调整的一个过程。生猪和家禽目前的产能规模提前布局完成,未来是填充产能的过程。希望所有的中国企业可以在前端提高效率,保持它的生存的状态,在中端通过产业链的整合,可以跟消费者有更多的沟通,最终获得良好的发展。



对于中国肉类生产、消费格局如有新的观点

欢迎扫码进群讨论!


本群只发表观点讨论趋势

非做贸易对接,望谨慎入群


扫描下方二维码

观看马闯完整分享!


写在文末:

事实上,每届SIAL西雅国际食品展都是精彩绝伦、干货不断。即将在今年8月28日-30日于深圳福田会展中心举办的【SIAL西雅展·深圳】,还将有更多来自海内外的专家以及展商携众多新品参展:1200+参展商,10+国际参展团,60000+产品,并且将有50000+专业观众/买家参观,助力食饮专业人士了解更多行业最新前沿趋势和接触新品,赢取更多商机。立即扫描二维码,爆品由你定义!


SIAL Shenzhen

免费领取门票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申请参观

SIAL世界三大食品展之一 · SIAL西雅国际食品展

SIAL西雅国际食品展(深圳)将于2023年8月28日-30日深圳会展中心(福田)举办。


SIAL西雅国际食品展(上海)将于2024年5月28日-30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


参展咨询:010-8579 4294



-  SIAL西雅展旗下自媒体矩阵 -

展商品牌推广和新品发布的首选平台,

精准触达50万+专业买家!



图片


抖音搜索

@SIAL食研室


官方

@SIAL在线

图片


官方订阅号 

@SIALChina国际食品展 



官方视频

@SIALChina国际食品展


客服-西雅

@与食饮人共话趋势


官方服务号

@SIAL全球系列食品展

●  近期必读





覆盖食饮全品类, 抢占华南新高地 2023SIAL西雅展(深圳)六大价值肇启国际食饮新想象

点击文字查看原文






肉类及冷冻食品趋势 角逐动物蛋白,多国加码中国市场

点击文字查看原文


食饮人都关注的深圳展,免费申请参观



参考资料:

上海国际食品展-西雅国际食品展

SIAL

举办地区: 上海 上海

举办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龙阳路2345号

展览面积:200000㎡

观众数量:180000

所属行业: 食品展会 上海食品展会

上海国际食品展-西雅国际食品展
SIAL
2026.05.18-05.20
距离开展 194
展位申请
门票预订
西雅国际食品和饮料展(广州)
SIAL
2026.09.03-09.05
距离开展 302
展位申请
门票预订
相关标签:
声明:文章部分图文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不做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来源:聚展网

食品行业资讯

FHC&公平田野市集逛展指南!11月必冲的生态市集,18万专业级好物藏在这里

FHC&公平田野市集逛展指南!11月必冲的生态市集,18万专业级好物藏在这里

2025-11-05 10:22:4570

当超市货架的标准化包装看腻了,当“有机”的标签让人眼花缭乱——2025年11月12-14日,“公平田野市集”要在上海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开集啦!作为“食品人的世博会”FHC展里独一份的生态有机专区,这里藏着从全国田野直送的新鲜、手作的温度,还有能直接对话生产者的踏实感,逛一次直接把“健康生活”的清单配齐~ 为什么说这是上海秋日值得逛的市集? Part.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