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古轩香港空间正在呈现Anselm Kiefer (安塞姆·基弗)的全新个展《与世隔绝的花园》(hortus conclusus)。这档展览回顾了艺术家40年来的风景画作,是Kiefer十余年来首个于香港举行的作品展,将持续至8月5日。
Anselm Kiefer于1945年在德国多瑙艾辛根出生,他的成长经历与二战后的创伤和复苏相重合,又因他结合了材料、文学与哲学典故的独特创作方法,Kiefer也被誉为“成长于第三帝国废墟之中的画界诗人”。
正在高古轩香港展出的这档展览是Anselm Kiefer自1998年以来于高古轩举行的第13场个展。Kiefer通过展览名称“与世隔绝的花园”(hortus conclusus)强调了风景的寓言特性,拉丁文名称“hortus conclusus”源自希伯来圣经《雅歌》。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此词描述圣母玛利亚身处于用作冥想的围墙花园内之意象。Kiefer认为“hortus conclusus”的概念能展示大自然的壮观和恬静诗意,把生长、重生和生命循环变成主题。一如东亚绘画的传统,他创作的风景画超越直接的再现,从而回应艺术和诗歌中表达的自然形态和力量。
创造与破坏、历史与记忆的象征意义,都是Kiefer由1970年代至今创作风景画的重要基础。
在本次香港展览所呈现的画作中,既有以丰富的色彩、浓厚的颜料、稻草和其他材料包围观赏者,也包含有关诗歌和神话的暗示。部分画作描绘被焚毁或贫瘠的土地,其他则刻画草木茂盛和四季更迭的画面。
Anselm Kiefer(安塞姆·基弗),1945年生于德国多瑙埃兴根,现于法国居住和工作。其作品获世界各地博物馆收藏,并于同样位于巴黎的罗浮宫(2007)和万神殿(2020)永久展出。
他曾举办多个展览,包括丹麦胡姆勒拜克的路易斯安那现代艺术博物馆(2010-2011);以色列特拉维夫艺术博物馆“Shevirat Ha-Kelim”展览(2011-2012);纽约水牛城奥尔布赖特-诺克斯美术馆“Beyond Landscape”展览(2013-2014);伦敦皇家艺术学院(2014)、巴黎蓬皮杜中心(2015-2016年);巴黎法国国家图书馆“L’Alchimie du livre”展览 (2015-2016);维也纳阿尔贝蒂娜博物馆“The Woodcuts”展览 (2016);巴黎临时大皇宫“Pour Paul Celan”展览(2021);以及威尼斯总督宫“Questi scritti, quando verranno bruciati, daranno finalmente un po’ di luce (Andrea Emo)”展览(2022-2023)。于2017年,基弗凭着对艺术的重要贡献而获颁J. Paul Getty Medal奖章。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