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展会资讯新能源汽车资讯汽车内饰用座椅面料产品标准的对比分析

汽车内饰用座椅面料产品标准的对比分析

来源: 聚展网2023-07-06 09:09:05 721分类: 新能源汽车资讯
 进 “国际汽车内外饰供应链群”,请加微  ,备注内外饰+公司名称+姓名+职位+手机号。

摘要

随着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汽车内饰用座椅面料也在不断发展,产品的质量检测和控制逐渐受到重视。然而,国内外关于汽车内饰用座椅面料产品的相关标准繁多,各企业执行的标准也有所差异,检测标准不统一。主要对汽车座椅面料相关产品标准进行对比,选取部分现行标准,分析各标准中力学性能指标、色牢度指标、安全性能检测指标之间的异同,并探究了标准设定差异的原因。研究结果显示,在国家标准、国外车企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中,同一指标的测试要求差异不大,但是企业标准中各测试指标的要求会相对提高。研究旨在促进我国汽车内饰用座椅面料相关标准的完善,为我国汽车内饰用座椅面料的检测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并为建立统一的国际标准打下基础。


关键词:汽车内饰;座椅面料;标准;性能


作者:刘 聪1  魏孟媛2  葛 兰薛文良1,3

1.东华大学 纺织面料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海关,上海

3.栗兴纺织服装产业研究院,河南 商丘


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主机厂及配套产品供应商大量涌现,汽车内饰用纺织品也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汽车内饰用座椅面料在材料和加工工艺上不断突破。同时,汽车内饰用座椅面料面临许多新的挑战。一方面,随着纺织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消费理念的转变,消费者对汽车内饰面料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我国汽车用纤维材料逐渐转向可再生可回收纤维、生物基合成纤维、智能纤维等环保或智能材料[1]。这类材料大多用于制备汽车内饰用座椅面料,而这类面料的优劣直接影响驾乘人员的乘车舒适性和安全性。但是国内还未有针对新型纤维汽车内饰用座椅面料的检测标准。另一方面,国内外汽车内饰用座椅面料质量检测标准五花八门。就安全性而言,汽车工业还是主要以国家层面的法规和标准为强制性要求;但从产品标准的角度看,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仍是各国汽车工业的主要执行标准。不同国家的汽车内饰用纺织品标准也有所不同,我国汽车内饰用纺织品标准化程度低,行业缺乏竞争力[2]。因此,我国汽车内饰纺织品企业应该注重产品的标准化、国际化,且汽车内饰纺织品相关标准需要不断完善改进。本文主要对汽车内饰用座椅面料的国内外产品标准进行对比,分析我国检验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改进措施,以促进我国相关标准的完善,有利于生产企业管控产品质量和生产工艺,提高中国汽车内饰用座椅面料的整体质量,为后续产品开发打下良好基础。


汽车内饰用座椅面料检测标准


汽车内饰用座椅面料介绍

  汽车座椅包括表层织物、聚氨酯泡沫和内衬材料。本文主要介绍汽车座椅的表层织物面料。按加工工艺分,汽车内饰用座椅面料主要包括机织物和针织物,如单层机织物、机织提花绒织物、双面拉舍尔织物、经编丝绒织物、圆形纬编织物等。早期,汽车座椅面料所用的纤维主要是聚酰胺纤维,但由于聚酰胺纤维抗光照能力不足,逐渐被淘汰[3]。目前主要采用聚酯纤维长丝,或将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进行混纺,以改善织物的性能并充分发挥不同纤维各自的优良特性。汽车座椅面料需兼具舒适性、功能性和装饰性,满足驾乘人员的安全性,其性能要求通常包括外观美观、色牢度良好、耐光热、耐磨、具有一定的延伸性和弹性,以及抗污性能和基本的安全指标要求等。耐光热色牢度和耐磨擦色牢度是最重要的两项要求[4]


汽车内饰用座椅面料检测标准

  在汽车内饰用座椅面料产品质量检测方面,国际上尚未有统一的产品检测标准。一些安全性指标以各国国家标准为强制要求;产品使用性能的相关指标仍采用各主机厂即汽车公司的企业标准。每一家公司汽车内饰用座椅面料质量检测体系不尽相同。目前我国已有部分关于汽车内饰用座椅面料的产品标准。2017 年 7 月 1 日,我国出台并实施了两项关于汽车内饰纺织品的标准 GB/ T33389—2016《汽车装饰用机织物及机织复合物》[5]和 GB/ T33276—2016《汽车装饰用针织物及针织复合物》[6]。这 2 项标准填补了我国汽车内饰纺织品国家标准的空白[7]。其编制借鉴了德国大众、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标准,并参考了中国同类产品的企业标准。本文依据以上2 项标准,同时选取了部分其他车企和地方标准,就座椅面料相关的标准进行对比。分别为国家标准GB / T33389—2016 和 GB / T33276—2016;1 项重庆市地方标准:DB50 / 144. 1—2010《汽车内饰材料技术规 范第 1 部 分: 纺 织 品》[8]; 国 内 车 企 标 准:Q/ JQ7019—2014《汽车织物技术条件》[9];国外车企标准:GMW14231—2008Interiortrimfabrics(汽车织物)[10]


汽车内饰用座椅面料相关标准的对比


  本文主要对涉及汽车内饰用座椅面料的相关标准进行对比,主要包括力学性能指标(断裂强力、接缝强力、耐磨性、耐起毛起球性)、色牢度指标、安全性能检测指标(阻燃性能、雾化性能、气味、甲醛含量、有机物挥发量)。


力学性能指标

  表 1 是相关力学性能指标的对比,各标准要求存在略微差异。在断裂强力要求上,企业标准对机织面料的断裂强力要求更高。按照企业的实际需求可在 3 种耐磨性测试方法中,选择 1 种进行检测,3 种耐磨方法的测试原理和所用仪器有所不同,面料厂商需根据实际情况与客户协商选定。在国外车企汽车标准与中国国家标准中,可根据织物的工艺与面料等在马丁代尔耐磨测试方法、肖伯尔耐磨测试方法和 Taber 耐磨测试方法中选择 1 种进行测试,这 3 项标准具有广泛适用性。而地方标准与企业标准针对性地选定了某一特定测试方法。一般来说,不同的汽车企业选择的测试方法不同,所使用的设备和技术条件也会有所不同,从而测试指标和测试结果没有可比性。


图片


色牢度指标

  表 2 是 2 种色牢度指标的对比,耐磨擦色牢度和耐光色牢度对于汽车座椅面料而言是很重要的指标[11]。目前,国际上色牢度测试标准有很多种,其中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的权威性最高,主要适用于欧盟市场,推荐性国家标准( GB / T) 适用于中国市场。GB / T 系列标准是在 ISO 系列标准的基础上作适当修改,两者差异较小[12]。从表 2 可以看出,耐摩擦色牢度参考不同标准进行测试,国外采用标准 ISO105 测试,国内采用 GB / T3920。不同标准使用的沾色灰卡不同,评定同等沾色程度的试样结果也会不同。这些标准的建立思路基本相同,评定等级越高色牢度越好;但其在标准物质、曝晒条件、试样制备、评级方式等方面有各自的特点,使用不同的评级方式评定的结果不可互换,具体方式需参考标准中采用的具体测试标准。我国现行的耐光色牢度标准 GB / T 系列等效国际标准 ISO105B 系列[13]。等级要求的差异是因为地方与企业根据实际情况作出了调整。


安全性能检测指标

  表 3 是安全性能检测指标对比。就阻燃性能而言,各标准对燃烧速度的要求相同。但在具体测试方法上,企业标准在测试数量和样品预处理方面的要求有所增加;对燃烧性能的技术指标综合了各国的技术法规要求,并且更加严格。国外车企标准对雾化量和甲醛含量要求更严格,车内环境有害物质


图片


图片


含量需更少;气味等级要求也更细致严格,将评判等级分为 10 个等级,要求气味等级大于 6 级,即气味至少在可容忍以上,气味评判员要求 6 名,测试人员更多。这是因为国外车企汽车车型较高档,对汽车内饰要求更高。通常针对不同国家与地区,汽车用纺织品面料的标准规定会有细微不同,欧美等发达国家从 20 世纪 80 年代就开始对汽车内污染问题进行研究[14],因此国外标准比较完善且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企业标准综合了所针对的汽车消费国的国家标准,技术指标要求会更加严格。


结语


  汽车内饰用座椅面料的相关标准基本都是基于国家层面的标准制定的。企业标准都是在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或地方性政府规范文件等的基础上制定的,尽管同一指标各标准要求差异不大,但是其对各测试指标的要求会相对较高。因此,在实际运用中更多的是采用汽车品牌自己的标准化体系,检测的严格程度也会有所增大。我国现有产品检测标准较为陈旧,与如今快速发展的汽车工业不匹配,标准适用性有限,对新型产品的适用性有待提高。因此,我国应当加快建立适用范围广、相对完善的汽车内饰用座椅面料产品标准,以促进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提高车用内饰的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大省,王锐,朱志国.汽车用纤维材料发展现状及趋势[J].新材料产业,2009(5):46-49.

[2]黄晓华.汽车内饰用纺织品检测技术的标准化[J].纺织导报,2011(5):40-44.

[3]R.THIER-GREBE,钟闻.汽车用纺织品:要求和性能特征[J].国际纺织导报,2001(1):46-49.

[4]由瑞.浅谈汽车座椅用纺织品的性能要求和检验标准[J].科技尚品,2015(12):6.

[5]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车装饰用机织物及机织复合物:GB/T33389—2016[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6]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汽车装饰用针织物及针织复合物:GB/T33276—2016[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7]王小兰.汽车内饰纺织品有标可依[J].中国纤检,2018(2):94-96.

[8]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汽车内饰材料技术规范第1部分:纺织品:DB50/144.1—2010[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9]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汽车织物技术条件:Q/JQ7019—2014[S].[10]全球纺织品SSLT.Interiortrimfabrics:GMW14231—2008[S].

[11]廖启标.我国汽车座椅面料的发展趋势[J].纺织科技进展,2005(4):8-9.[12]董雪.纺织品色牢度测试标准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2015,30(5):170-173.

[13]郑玉玲.纺织品耐日晒色牢度测试标准和方法解读[J].染整技术,2010,32(7):39-41.

[14]刘伟军,张佩华.浅谈汽车内饰纺织品有害物质的检测标准[J].产业用纺织品,2006(8):41-43.

-END-


免责声明

文中观点仅供分享交流,不代表本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您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进 “国际汽车内外饰供应链群”,请加微  或扫描二维码,备注内外饰+公司名称+姓名+职位+手机号。





↓↓↓ 点击"" 报名参会

参考资料:

上海国际汽车创新技术周展

IATW

举办地区:上海

开闭馆时间:09:00-18:00

举办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龙阳路2345号

展览面积:70000㎡

观众数量:35000

举办周期:1年1届

主办单位: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有限公司

声明:文章部分图文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不做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来源:聚展网
展位咨询
门票预订
展商名录
上海国际汽车创新技术周展
IATW
2025年08月13日-08月15日
展位申请
门票预订
展商/电子会刊
新能源汽车行业展会
北京国际车展
2026.04.24-05.03
Auto China
郑州电动车、自行车及新能源汽车展
2025.07.24-07.26
郑州电动车展
无锡国际新能源电动车展览会
2025.05.23-05.25
无锡电动车展
山东济南新能源电动车展
2025.08.22-08.24
Electric cars New energy automobile expo
香港国际汽车展博览会
2025.12.11-12.14
IMXPO
石家庄国际新能源、智能汽车展IAS
2025.05.01-05.05
石家庄国际车展
石家庄国际汽车工业展IAS
2025.09.17-09.21
石家庄国际车展
宁波国际汽车博览会
2025.08.22-08.25
NINGBO AUTO FAIR
北京新能源汽车展-北京智能网联汽车展
2025.10.16-10.19
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
昆明国际车展
2025.11.06-11.10
IAS

新能源汽车行业资讯

  • icon电话
    展位咨询:0571-88683357
    观众咨询:0571-88611413
  • icon客服
  • icon我的
  • icon门票
  • 展位 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