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2023中国自动化大会将于2023年11月17日-19日在重庆召开!应广大科技工作者强烈要求,CAC2023征稿延期至8月20日,征稿火热进行中,没来得及投稿的小伙伴速来投稿呀!
![图片]()
国家工业软件大会(National Industrial Software Congress)是由中国自动化学会联合工业控制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人机混合增强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全国重点实验室等22家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知名自动化科技公司创办的国内工业软件领域综合性学术会议。2023国家工业软件大会以“工业软件·智造未来”为主题将于2023年10月27-29日在浙江湖州举办。NISC2023网站正式上线,注册开启,热忱欢迎各界人士相聚湖州,共襄盛会!详情请点击上图查看。
2023国家工业软件大会将于2023年10月27-29日在浙江湖州召开,大会内容形式丰富,包括开幕式、特邀报告、大会论坛、专题论坛、特色展览等。为全面展示工业软件技术成果及应用,加强工业软件与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现面向工业软件企业、高校、研究院招展。详情请点击上图查看。
2023国家工业软件大会征稿延期至9月10日!敬候您的来稿!
2023国家工业软件大会将于2023年10月27-29日在浙江湖州举办,大会以“工业软件·智造未来”为主题,着重总结交流研发设计类、生产制造类及经营管理类等三类工业软件及其核心算法与数学模型,进一步促进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提高工业软件的核心竞争力,为工业软件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启示。应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强烈要求,2023国家工业软件大会征稿延期至9月10日,征稿火热进行中,没来得及投稿的小伙伴们抓紧时间投稿啦!详情请点击上图查看。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精神,履行学会“四服务”工作职能,广聚自动化领域专业人才,充分发挥高素质专业人才在自动化、信息与智能科学领域的积极作用,营造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创新活力竞相迸发的良好态势,经研究,中国自动化学会于2019年建立“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库”并陆续得到了广大自动化领域科技工作者的支持,为进一步集聚专家人才资源,充分发挥专家智力优势,现继续开展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库成员征集工作。详情请点击上图查看。
![图片]()
山东省自动化学会在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协同创新 赋能智造”全省企业行调研
8月10日,山东省自动化学会在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协同创新 赋能智造”全省企业行调研活动。学会理事长、山东大学教授李贻斌,学会副理事长、山东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办公室(工业技术研究院管理办公室)主任兼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宋锐,学会副监事长、工业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专委会主任、山东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主任、泰山产业领军田新诚,学会秘书长、山东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郑富全及山东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山东交通大学、空天信息大学(筹)等科技服务团专家参加调研。明水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黄波,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李屹东,管委会副主任王新立,区科协、工信局,开发区科技人才部、投资促进部有关负责同志等参加调研并座谈交流。详情请点击上图查看。
热烈祝贺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郑南宁院士主持的教学成果项目荣获2022年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近日,教育部公布2022年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名单。其中,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郑南宁主持的“价值塑造、前沿引领、产教融合、团队协同的人工智能高层次人才培养新体系”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这也是我国人工智能领域首个且唯一的一等奖。详情请点击上图查看。
![图片]()
本期学会采访的是葛昌纯院士。葛昌纯,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粉末冶金与先进陶瓷研究所所长。他是著名的核材料、粉末冶金和先进陶瓷专家,是制造原子弹、氢弹关键材料-浓缩铀-235复合分离膜制备技术的专题负责人,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详情请点击上图查看。
![图片]()
![图片]()
东南大学杨军等 基于SRAM存内计算的宏单元和微架构研究进展综述
东南大学杨军教授、司鑫副研究员的英文评述“From Macro To Microarchitecture: Reviews and Trends of SRAM-Based Compute-in-Memory Circuits”即将在Science China Information Sciences的“后摩尔时代新器件基础研究”重大研究计划进展专题上发表。详情请点击上图查看。
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团队:基于氮化镓的高频LLC变换器研究
5G时代的到来对电源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变换器具有高效率、高功率密度以及快速动态响应。针对该问题,使用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器件氮化镓(GaN)晶体管,优化变压器结构,采用新型分数匝结构,通过DSP数字控制方法设计一款400 V转12 V、输出功率为500 W的高效率、高功率密度LLC谐振变换器。通过理论分析高频状态下实际LLC电路参数影响,确定系统优化方向,并结合有限元仿真软件改进分数匝变压器结构,最后搭建实物平台验证理论的可行性。详情请点击上图查看。
Patterns封面文章|类脑认知智能引擎“智脉”,打造通用人工智能研发开源开放平台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类脑认知智能团队打造全脉冲神经网络的类脑认知智能引擎(Brain-inspired Cognitive Intelligence Engine,简写为BrainCog,中文名“智脉”),并进行全面开源开放,为探索面向通用人工智能的类脑智能研究提供基础性支撑,助力自然智能的计算本质探索和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相关文章于2023年8月11日作为Cell出版社旗下Patterns期刊封面文章发表。详情请点击上图查看。
上海理工大学魏国亮教授团队:基于偏差矩阵的3D SLAM位姿图优化算法
位姿图优化(pose graph optimization,PGO)是3D 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后端优化方法之一,其精确求解依赖于良好的初始值。针对PGO噪声数据集初始化,首先提出一种新的PGO目标公式——CN(chordal with noise)模型,此模型考虑噪声影响下产生的旋转偏差,将偏差矩阵设为参数;其次,提出ORDM(optimize rotation with the deviation matrix)算法求解CN模型,此算法在位姿图子图中,分别建立关于偏差矩阵的相对旋转测量方程,最终将CN模型化为矩阵形式,并采用线性最小二乘求出偏差矩阵的封闭解,以此修正旋转方向。实验证明,ORDM算法在面对PGO噪声数据集时,较为鲁棒,具有一定的可伸缩性;与迭代初始化算法相比,可对应较差的初始化场景。详情请点击上图查看。
Science Robotics│可自主行走的智能微机器人
在国家科学基金、空军科学研究办公室、陆军研究办公室等的联合资助下,康奈尔大学牵头的一项合作研究成功研制出集成了电子“大脑”的太阳能自主微机器人,无需外部控制即可实现自主行走。此项创新为细菌追踪、化学物质嗅出、污染物破坏、动脉斑块清除及显微手术实施等下一代新型显微设备的研制奠定了基础。该成果于2022年9月发表于 Science Robotics上。详情请点击上图查看。
![图片]()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95号
邮编:100190
电话:010-82544542(综合)
010-62522472(会员)
010-62522248(宣传出版及大赛 )
010-62624980(财务)
010-82544541(学术活动)
传真:010-62522248
邮箱:caa@ia.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