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作为人居环境中最重要的自然要素,不仅是城乡生态网络、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具有重要的碳汇功能,可以说城乡植被系统是区域气候条件、居民生产生活安全的调节器与守护者。因此,适应不同地域环境、生态条件的绿化植物资源的开发及利用、以及不同尺度植物景观的功能是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议题。
为此,“2023·第7届园林植物与人居环境建设”论坛将于2023年8月25-27日在兰州举行。论坛将邀请相关学科领域著名专家学者,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欢迎各位同仁相聚金城,积极参与交流探讨。
会议主题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人居环境绿化
会议组织
主办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园林植物与人居生态环境建设国家创新联盟
承办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兰州大学生态学院
甘肃省风景园林协会
联合承办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植物景观与生态规划研究中心
榉树产业国家创新联盟
甘肃省花卉协会
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
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甘肃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甘肃新科建设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甘肃景天建筑园林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兰州风景园林协会
兰州新现代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北京《风景园林》杂志社有限公司
媒体支持:
北京《风景园林》杂志社有限公司
《中国园林》杂志社有限公司
《中国花卉园艺》杂志社
北京市新青年风景园林发展研究中心
会议安排
主旨报告嘉宾
尹伟伦院士
报告题目:“双碳”战略指导下的园林碳汇功能提升的思考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发改委全国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咨询专家委员会主任,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暨生态系统碳汇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北京林学会理事长,中国杨树委员会主席
多年来在生物学、林学领域开展植物生理和植物抗旱、抗盐等抗逆良种选育;林木生长发育调控理论与技术研究;人工促进良种开花结实理论与技术研究;光合性能预测生长潜力理论与技术研究。获评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家中长期科技战略专家、林业战略首席专家。荣膺2022中国农林类大学贡献能力最强学者美誉。
冯起院士
报告题目:“双碳”目标下寒旱区增汇减排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思考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党组书记,院长,系统单位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主要从事内陆河流域生态恢复的理论与技术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10余项,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著500篇,国际顶级刊物Science和Nature子刊发表论文各1篇,论文被国内外引用达11096多次。课题曾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十大科技进步成就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
勾晓华
报告题目: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
兰州大学副校长、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担任中国地理学会副秘书长、教育部地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学学位办地理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和中国生物地理学会副主任委员等系列学术任职。
主要从事树木年轮学、气候学和生态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我国西北地区开展了系列的气候变化及生态响应,以及树木生长的生理生态观测过程研究。近年来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了160余篇研究论文,其中SCI论文90余篇,同时出版了《祁连山生态系统科考报告》和系列《祁连山生态系发展》绿皮书,在国内外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先后多次到英国伦敦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等交流访问,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国际合作研究。
郑勇平
报告题目:美丽中国建设中的景观追求和花卉产业现代化
森禾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南京林业大学农学博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兼任中国花卉协会绿化观赏苗木分会会长、盆花分会副会长、世界屋顶绿化协会副主席、浙江省花卉协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
郑勇平先后主持完成了各级科技攻关、自然科学基金及企业自主科研项目 30 余项,获部、省级科技进步奖 7 项,其中获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省级二等奖 3 项;主持承建了"浙江省省级林业种苗生产示范基地"、浙江省级五大种子种苗工程之一的"花卉和林木种苗工程"等多个国家和省级花卉种苗重点工程项目。个人三次被评为"中国花卉业十大新闻人物",2006年荣获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的"浙江省农业科技突出贡献者"称号(五年颁发一次),先后获"中国自主创新品牌十大领军人物"、"中国花木产业年度人物"、"全国优秀民营企业家"、第三届"品质杭商"、第五届"科技新浙商"等称号。
主题报告嘉宾
陈明坤
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事、专家,成都市风景园林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联盟副理事长。
主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全国城市绿地防灾避险规划设计导则》、《成都市绿地系统规划》、《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实施规划》、《花重锦官城规划》、《天府新区公园城市森林化布局规划》等数十项重点规划设计、研究、导则制定,获全国、省、市优秀规划设计奖和科技进步奖20余次。作为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发展研究平台主要专家,面向国际国内作公园城市交流报告20余次。
李新宇
现任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生态环境研究所负责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生态学会理事,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
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北京地区扬尘抑制技术研发及示范应用”,主持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北方地区城市背景下多尺度绿化生态效益评价体系的研究及建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考虑园林植物释放VOCs下其对大气PM2.5浓度的消减能力”、中央财政科学技术推广项目“服务碳中和目标的北京城市绿地(林地)碳汇评价和提升关键技术”等多项重点项目。
詹姆斯·希契莫夫
(James Hitchmough)
城市园艺及景观可视化博士,英国自然科学家协会荣誉院士、英国园艺协会荣誉院士,邱园(英国皇家植物园)荣誉院士。当今世界上最权威的生态草本与木本植物群落专家之一,极干环境景观生态恢复的权威专家;创立了“生态、美学、功能”相结合的“低成本生态景观”学科。他的多学科跨界理论引领着世界生态景观种植规划设计的发展方向,其最著名的作品2012年英国伦敦奥林匹克公园大面积生态景观植被的规划设计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赞许和褒奖,获得多项设计大奖,并被美国植物生态协会称为“史上最宏大的生态景观设计”。
詹姆斯教授共出版专著8部,参与编撰著作5部,在世界核心科学期刊及多国专业景观期刊发表超过100篇高水平学术论文,是众多世界顶级生态、景观、园艺论坛的主讲人,单年演讲百余场。完成科研及实践项目数百项。
交流报告嘉宾
史正军
深圳市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唐红
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 副教授
章银柯
杭州植物园 副园长、正高级工程师
范舒欣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副教授
贺坤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副教授
韩志平
山西大同大学黄花菜研究所 所长、教授
李仓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 讲师
陈香波
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 高级工程师
张庆费
上海辰山植物园 教授级高工
圆桌论坛嘉宾
董鹏举
甘肃新科建设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董事长、高级工程师,联盟副理事长
张先哲
北京市花木有限公司副经理、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联盟副理事长
陈德生
云南交投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联盟副理事长
陈龙清
西南林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院长、教授,中国花卉协会荷花分会会长
董建文
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 教授
李欣
河南省风景园林学会理事长、教授级高工
张文英
深圳市蕾奥规划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总景观师、教授
保文奇
甘肃金昌市金川区城区绿化管理所主任
种培芳
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 教授
任震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副院长、教授
大学生论坛嘉宾
点评嘉宾 王晶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点评嘉宾 冯黎
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发展研究院风景园林二所所长、高级工程师
点评嘉宾 程晓山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副教授
各环节主持人
开幕式主持人
李亚军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书记
主旨报告主持人
董丽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园林植物与人居生态环境建设国家创新联盟理事长
主题报告主持人
包志毅
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
园林植物与人居生态环境建设国家创新联盟副理事长
交流报告主持人
谭广文
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园林植物与人居生态环境建设国家创新联盟副理事长
交流报告主持人
包满珠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园林植物与人居生态环境建设国家创新联盟副理事长
圆桌讨论主持人
林巧玲
北京花乡花木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市劳模
园林植物与人居生态环境建设国家创新联盟副理事长
闭幕式主持人
大学生论坛开闭幕式主持人
李冠衡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教授
园林植物与人居生态环境建设国家创新联盟秘书长
大学生论坛学术主持人
王美仙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教授
会议地址
宁卧庄宾馆:甘肃省兰州市天水中路20号
维也纳国际酒店(兰州万达广场店)兰州市城关区天水北路329号
会务联络人
签到及资料
赵老师
就餐及住宿
魏老师
论坛现场(上午)
徐老师
论坛现场(下午)
叶老师
大学生论坛
王老师
专业考察
徐老师(线路1)
王老师(线路2)
园林植物与人居生态环境建设国家创新联盟秘书处
相关内容:
会议通知 2023·第7届园林植物与人居环境建设论坛(第一轮通知)
会议通知 2023·第7届园林植物与人居环境建设论坛(第二轮通知)
内容提供 植物与环境创新联盟
声明
本文版权归本文作者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请与后台联系
欢迎转发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