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展会资讯书资讯程焕文|《中国图书馆人物口述史》序言

程焕文|《中国图书馆人物口述史》序言

来源: 聚展网2023-09-16 10:17:37 291分类: 书资讯

图片

《中国图书馆人物口述史》序言

“图书馆是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2019年9月8日在国家图书馆建馆110周年之际,习近平给国家图书馆老专家的回信中指出:“110年来,国家图书馆在传承中华文明、提高国民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一代代国图人为此付出了智慧和力量。”
在习近平给国家图书馆老专家回信精神的鼓舞下,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编撰出版《中国图书馆人物口述史》(1—5集),十年磨一剑,将心血和智慧倾情奉献给中国图书馆界,翻开了中国图书馆史研究,乃至世界图书馆史研究的新篇章,开启了中国图书馆人物口述史研究的新时代。
图片
图书馆的历史不仅是社会文化发展的历史,而且是图书馆人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历史。在过往的图书馆历史研究中,馆舍、藏书、技术、方法、制度、服务和学术等一直是研究的重点,然而,作为图书馆历史主体的图书馆人却一直是研究的薄弱环节。这一则是因为图书馆人向来奉行“为人作嫁衣”的图书馆服务精神,乐于奉献而不愿自显;二则是因此留下的图书馆人物记录和史料十分有限,以致研究图书馆人物十分不易。
改革开放后,以谢灼华主编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学课程教材《中国图书和图书馆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版,2005年第2版,2011年第3版)为先导和标志,我国图书馆史研究开始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在通史的研究上,从傅璇琮、谢灼华主编的《中国藏书通史》(上下册)(宁波出版社,2001年),任继愈主编的《中国藏书楼》(全3册)(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到韩永进主编的《中国图书馆史》(全4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7年),完整、系统、翔实地书写了三千年的中国图书馆历史。
在断代史的研究上,程焕文著《晚清图书馆学术思想史》(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王蕾著《清代藏书思想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刘鹏著《清代藏书史论稿》(知识产权出版社,2018年),展现了中国古代藏书发展至鼎盛时在晚清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向近现代图书馆的转变。
在专门史的研究上,董乃强主编《中国高等师范图书馆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孟雪梅著《近代中国教会大学图书馆研究》(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编、中国图书馆学会编著《中国图书馆学学科史》(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年),李彭元著《中华图书馆协会史稿》(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8年),张书美著《中国近代民众图书馆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2020年)等各具特色。方卿、傅兴荣主编的“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百年纪念丛书”(武汉大学出版社,2020年),包括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编《世纪历程: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百年院史(1920—2020)》,肖希明、宋恩梅主编《世纪筑梦: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百年纪念文集》,徐丽芳、彭敏惠主编《世纪映象: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百年画册》和彭敏惠编著《文华图专珍稀史料图录》4部,堪称中国图书馆学教育专门史之鸿篇巨制。
在地方史的研究上,以江苏、浙江、湖南的相关研究成果最为丰硕,叶瑞宝主编《苏州藏书史》(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曹培根、李向东主编的《常熟藏书史》(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5年),李向东、曹培根著《常熟图书馆史(1915—2014)》(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5年),顾志兴著《浙江藏书史》(上下册)(杭州出版社,2006年),顾志兴著《杭州藏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沈小丁著《湖南近代图书馆史》(岳麓书社,2013年)等,可见一地藏书之盛和图书馆之兴。
在史志的研究上,以万群华、张冀明主编《湖北省图书馆百年纪事》(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和李致忠主编《中国国家图书馆馆史(1909—2009)》(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等“百年馆史”为标志,在新世纪出现了图书馆史志编撰的高潮,涌现了一大批图书馆史志。馆史方面,有谢林主编的《陕西省图书馆馆史》(上下册)(三秦出版社,2009年),
图片
王芳、刘锦山主编《东胜区图书馆史(1979—2018)》(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9年)等公共图书馆馆史;有李景文主编《河南大学图书馆史》(河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李嘉琳主编《山西大学图书馆史》(三晋出版社,2012年),陈有志、郑章飞编著《湖南大学图书馆史》(湖南大学出版社,2019年)等高校图书馆馆史;还有顾晓华主编《中国地质图书馆史》(地质出版社,2011年)等专业图书馆馆史。馆志方面,则因国家地方志编撰政策的推动起步更早,成果十分丰硕,有熊学明主编《九江图书馆志》(新华出版社,1994年),《南京图书馆志》编写组编纂的《南京图书馆志(1907—1996)》(南京出版社,1996年),邓大鹏主编《宁波图书馆志》(宁波出版社,1997年),《浙江图书馆志》编纂委员会编《浙江图书馆志》(中华书局,2000年),王金生、郭秀海主编《济南图书馆志》(济南出版社,2003年),张欣毅主编《宁夏图书馆志》(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常熟图书馆志》编纂委员会编《常熟图书馆志》(广陵书社,2015年)等一大批单独出版的图书馆志,还有许多散见于各省、市、县地方志中的图书馆志。
在史料的整理上,以李希泌、张椒华编《中国古代藏书与近代图书馆史料(春秋至五四前后)》(中华书局,1982年)为嚆矢,徐雁、王燕均主编《中国历史藏书论著读本》(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赓续其事。迈入新世纪后,图书馆史料整理的规模日益宏大,卷帙浩繁者接踵而至,有王强主编《近代图书馆史料汇编》(全41册)(凤凰出版社,2014年),王余光主编《清末民国图书馆史料汇编》(全22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年),王余光、范凡编《清末民国图书馆史料续编》(全20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6年),姚乐野、马振犊主编《近代图书馆档案汇编(第一辑)》(全4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21年)。
图片


在人物的研究上,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国各地相继举办杜定友、刘国钧、李小缘、洪有丰、毛坤、刘季平等图书馆学家的周年纪念活动,出版了马先阵、倪波编《李小缘纪念文集》(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甘肃省图书馆合编《一代宗师:纪念刘国钧先生百年诞辰学术论文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党跃武、姚乐野主编《毛坤先生纪念文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国家图书馆编《刘季平与中国图书馆事业改革发展论文集》(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8年)等纪念文集和《沈祖荣文集》(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年),韦庆媛、邓景康主编《戴志骞文集》(全2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6年)等图书馆学家文集。其中以谭祥金主编,程焕文、吴晞、赵燕群副主编的“图书馆学家文库”最为宏富,已出版《李华伟文集》(上下卷)(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年),《谭祥金赵燕群文集》(上下卷)(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年),《杜定友文集》(全22册)(广东教育出版社,2012年),《李德竹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2012年),《谢灼华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2014年),《胡述兆文集》(上下卷)(中山大学出版社,2014年),《周和平文集》(上中下卷)(中山大学出版社,2016年),共计33册,蔚为大观。在图书馆人物传记上,以程焕文著《中国图书馆学教育之父——沈祖荣评传》(台湾学生书局,1997年)为先声,续有王子舟著《杜定友和中国图书馆学》(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黄增章、杨恒平著《中国图书馆事业开拓者:杜定友》(广东民出版社,2009年),郑锦怀著《中国现代图书馆先驱戴志骞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7年),等等。在图书馆人物年谱上,以程焕文编《裘开明年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为开端,续有谢欢著《钱亚新年谱》(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年)。
在图书馆史研究的组织上,中国图书馆学会图书馆学术研究委员会于2009年专门设立图书馆史研究专业委员会,以程焕文、徐雁、王蕾统领其事,每年组织图书馆史研究学术研讨会,推动图书馆史研究的繁荣和发展,在国际上颇有影响。
图片
尽管如此,在图书馆史的研究上,图书馆人物口述史的研究一直十分匮乏,直到彭斐章口述,柯平、刘莉整理的《图书馆学家彭斐章九十自述》(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20年)问世,才算有了图书馆人物口述史著作的出版。如今,《中国图书馆人物口述史》以五集齐发的恢宏气势付梓刊行,毫无疑问,开启了中国图书馆人物口述史研究的新时代。
《中国图书馆人物口述史》作为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奉献给图书馆界的一项重大学术成果,经历了十个春秋三个阶段的艰辛磨砺,每个阶段都充满了智慧和欣慰,感人至深。

2011年3月,国家图书馆在征询创新建议时,社会教育部提出开展口述史采集工作的建议。周和平馆长高度重视口述史采集工作在抢救和保护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作用,对这一建议十分赞同。鉴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世界记忆项目、美国国会图书馆有美国记忆项目,周和平馆长提出把口述史采集工作命名为“中国记忆”,以此作为国家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的增长点,一方面以国家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为基础,建立传统文献与口述资料相结合的专题资源库,另一方面,将口述史集工作拓展到中华文化的其他领域,建立新的口述史馆藏。
2011年10月,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部组成中国记忆项目组,开始着手中国记忆项目的前期调研和项目策划。
2011年12月,国家图书馆将中国记忆项目列为2012年重点项目,旨在整理中国现当代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专题文献,采集口述史料、影像史料等新类型文献,收集手稿、信件、照片和实物等相关文献,形成多载体、多种类的专题文献资源集合,并以在馆借阅、在线浏览、多媒体展览、专题讲座等形式向公众提供服务。由此,国家图书馆开创了记录口述历史、保存口述文献、传承民族记忆、服务终身学习的“中国记忆”新事业。
2012年4月,中国记忆项目的第一个试点项目———东北抗日联军专题文献资源建设正式启动。中国记忆项目组邀请抗联历史专家史义军、姜宝才参加抗联老战士口述史料采集团队,在查阅、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共同制订了口述史料采集计划和方案。在前后共十年的时间内,项目组成员从北京开始,先后前往辽宁、湖北、新疆、广东、吉林、黑龙江、山东等地,采访100多位抗联老战士、抗联后代与研究专家,获得130多小时的视音频口述史料、14小时的东北抗联战迹地影像资料,以及大量历史照片、盒式录音带、老战士日记手稿和非正式出版物。在此基础上,中国记忆项目组编选形成了一个立体的、全媒体的专题资源集合。
2012年,中国记忆项目还相继开展了“渤海积善堂手卷”“汶川志愿者”“当代重要学者”等口述史专题项目,不断积累经验。
2013年,中国记忆项目开始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专题资源建设项目,从年初的“传统年画”,到年中的“大漆髹饰”,再到年末的“蚕丝织绣”,以点带面,连点成片,全方位地记录和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技艺精髓和艺术特色,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探索了新的途径,并由此形成了中国记忆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应用与宣传推广的独特模式。

在中国记忆项目开展试点项目的同时,汤更生等深感20世纪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来之不易,离不开一代又一代图书馆人的艰苦奋斗和竭诚奉献,图书馆人正是推动事业发展前进的不竭动力。许多离退休的图书馆专家学者都是新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建设者和杰出贡献者,记录他们的生活经历、事业成就,乃至思想情感,从而弥补中国近现代图书馆史料的阙如,已成为非常必要且亟须完成的紧迫任务。为此,社会教育部从21世纪初便陆续开展“我的国图故事”和“国图记忆”图书馆员口述史的采集工作,用影像手段记录和保存身边的国家图书馆人的人生经历和事业成就。
我清楚地记得,在开展此项工作之初,他们曾征求过我的意见,我自然举双手赞成。后来他们不止一次地在我面前感叹抢救性口述史采集工作的重要性:多位国家图书馆资深专家在采集口述史后不久便相继驾鹤西去,他们采集的口述史已成为这些资深专家留给世人的唯一口述史影像资料,堪称绝响。“我的国图故事”和“国图记忆”图书馆员口述史采集工作深深地触动了中国记忆项目组成员们的心灵,一种崇高的历史使命感和事业责任感油然而生,驱使他们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图书馆人物口述史的采集工作。
2015年12月,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在广州举行。中国记忆项目中心与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地方文献研究专业委员会和图书馆史研究专业委员会于12月16日至17日共同组织2015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第六分会场,主办中国记忆项目资源共建共享研讨会。研讨会由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部(中国记忆项目中心)汤更生主任和廖永霞副主任主持,国家图书馆馆长、中国图书馆学会理事长韩永进,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中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程焕文和湖南图书馆副馆长雷树德分别代表主办机构做开幕致辞,国家图书馆以及各地公共图书馆、高校和研究机构图书馆等全国31家图书馆的馆长、负责人和专家参加会议。这是中国图书馆界的第一次口述史专题学术研讨会,受到全国图书馆界的广泛和高度重视。
在12月16日下午的研讨会开幕式上,福建省图书馆馆长郑智明代表与会单位宣读了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起草和发起的《全国图书馆界共同开展记忆资源抢救与建设倡议书》(以下简称《倡议书》)。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天津图书馆、河北省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吉林省图书馆、黑龙江省图书馆、苏州图书馆、浙江图书馆、杭州图书馆、福建省图书馆、江西省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武汉大学图书馆、湖南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深圳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图书馆、重庆图书馆、云南省图书馆、陕西省图书馆、甘肃省图书馆、青海省图书馆、宁夏回族自治区图书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等共计31个单位在开幕式上联合签署《倡议书》。
《倡议书》宣示:“自信与共识,来自于我们共同的记忆。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记忆成为了历史,而历史造就了我们。有了共同的记忆,我们才能记住我们所走过的路,才能记住我们曾经的辉煌与苦难;有了共同的记忆,我们才能传承我们的文化,守护我们的价值,捍卫我们的尊严。”“我们的记忆正在经受着考验。在我们身边,传统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土壤正在改变,很多精湛的技艺、悠久的习俗正在逐渐式微、消失;在我们身边,很多重大历史事件的亲历者、见证者正在垂垂老去,随着他们样老去的还有他们对国家、对民族的记忆;在我们身边,诸多伟大的学者、科学家、艺术家已年近古稀,他们的思想还没有完全地表达,他们的智慧还等待着人们去聆听、去记录;还有着许许多多的普通人,他们平凡而朴实,但他们对家庭、对家乡、对过去的记忆却独特而细腻,而他们的故事却无人知晓;更有着大量的承载着人生经历和历史细节的笔记、书信、照片,随着其主人生命的消失,而各自飘零乃至湮灭。”“图书馆是人类文明的传承之所。抢救记忆,保存记忆,是历史和时代交给我们———图书馆人的使命。我们要将包括口述史料、影音文献、个人文献等在内的记忆资源建设,当作我们新的航线、新的田野,去勇敢探索、辛勤耕耘。我们要采用口述史访问的方式,将这些原本只存在于人们脑海之中的珍贵记忆保存起来;我们要采用影音拍摄的方式,把濒临消失的传统技艺、传统艺术和文化现象记录下来。”
为此,《倡议书》提出以下五点倡议:(1)面向读者、面向社会征集记忆资源,纳入馆藏体系,并主动开展抢救性采访工作;(2)对馆藏记忆资源进行摸底,并汇总成馆际记忆资源联合目录;(3)将馆藏记忆资源开放,为读者提供服务,并利用各种传播手段进行推广;(4)组建工作队伍,培养记忆资源采访加工、编目、服务等专门人才;(5)探索建立记忆资源建设的馆际沟通与合作机制,最终形成全国图书馆界记忆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12月16日下午,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王子舟在研讨会上做题为“记忆功能退化将使图书馆走向濒危”的主题发言,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负责人田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馆长历力、首都图书馆北京记忆项目负责人丁小蕾和湖南图书馆“天下湖南网”负责人夏雨雨分别介绍本单位建设记忆资源的实践项目。
12月17日上午,中国记忆项目资源共建共享研讨会正式宣布:自2016年起,全国图书馆界将开展中国记忆项目“图书馆学家专题”记忆资源的合作共建,对为我国图书馆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图书馆学家和老一辈图书馆人进行口述史的采访和影音资料收集,以便为中国记忆项目更多专题记忆资源的共建共享探索理想的合作模式。
“图书馆学家专题”既是全国图书馆界最具有“先天性”合作基础的记忆资源建设专题,也是图书馆进行记忆资源抢救最责无旁贷的首选专题。我亦曾在“图书馆学家专题”发布时畅言:“选择图书馆学专家作为中国记忆项目记忆资源共建共享的起点和突破口,是从我们‘自己的’口述史开始。我们在收集口述史、保存中国记忆的时候,首先要把我们图书馆人自己的记忆保存下来,让它能够延续下去。”
在“图书馆学家专题”发布后,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副主任廖永霞主持“图书馆学家专题”工作坊。工作坊以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副主任廖永霞的《记忆资源建设流程与标准规范探索》、中国记忆项目组研究馆员全根先的《“图书馆学家专题”项目解读》、中国记忆项目组副组长韩尉的《中国记忆项目图书馆学家专题资源建设实施计划》和中国记忆项目负责人田苗的《中国记忆相关技术指标和操作方法》4个主题报告为基础,针对记忆资源的采编、加工、保存、服务、共享等各环节的标准、规范、技术、设备、知识产权及分享机制等操作性问题进行了工作坊培训和交流探讨,为2016年全国图书馆界全面开展中国记忆项目“图书馆学家专题”记忆资源的合作共建奠定了工作基础。
2016年,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将“图书馆学家专题”正式定名为“中国图书馆界重要人物专题”,旨在对我国现当代图书馆界重要人物和为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人士进行口述史访谈,并收集照片、信件、笔记、日记、手稿、音视频资料、出版物(包括非正式出版物)等相关文献,形成专题资源,为图书馆事业发展和图书馆历史研究积累和保存第一手资料。
“中国图书馆界重要人物专题”资源建设是我国首次开展的全国性图书馆界重要人物记忆资源建设工作。为此,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拟定了“中国图书馆界重要人物专题”受访人物名单,制订了详细的工作方案,采用中国记忆项目中心提供经费资助和业务指导、受访人所在单位完成具体采访工作的方式,与共建单位共同开展口述史采集工作。
根据中国记忆项目专题资源建设的抢救性原则,拟先采访年龄较长的、身体情况欠佳的图书馆界重要人物。共建单位亦可自行提出拟采访人选,报请中国记忆项目中心、项目专家小组审定后,组织口述史的采访工作。口述史采集要求采访人与受访人进行不少于1小时的前期沟通,或对受访人进行至少1次试访后,再正式开始口述史采访。每位受访人的口述史料净时长应不少于3小时。
自2015年12月迄今,已有28家共建单位实际参与“中国图书馆界重要人物专题”资源建设,开展了48位图书馆重要人物的口述史采集工作。28家共建单位采访的48位受访人如下:国家图书馆负责采访朱岩、黄明信、熊道光,北京大学图书馆负责采访吴慰慈、张树华、庄守经,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负责采访关懿娴、周文骏,天津图书馆负责采访刘尚恒、陆行素、王知津,深圳图书馆负责采访沈迪飞,云南省图书馆负责采访李孝友,陕西省图书馆负责采访武复兴、武德运,宁夏回族自治区图书馆负责采访高树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负责采访袁正祥,桂林图书馆负责采访郭志高、唐国英,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负责采访倪波,南京图书馆负责采访沈燮元、卢子博,湖南图书馆负责采访李龙如、张安珍,清华大学图书馆负责采访关肇邺,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负责采访谭祥金、赵燕群,首都图书馆负责采访刘德原,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负责采访孟广均、辛希孟,浙江图书馆负责采访林祖藻,武汉大学图书馆负责采访彭斐章、谢灼华、詹德优、沈继武、燕今伟、俞君立,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负责采访黄俊贵,甘肃省图书馆负责采访潘寅生,《图书馆建设》编辑部负责采访王科正、夏国栋,辽宁省图书馆负责采访韩锡铎,湖北省图书馆负责采访阳海清,中国盲文图书馆负责采访沃淑萍,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负责采访麦群忠,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负责采访张厚涵,内蒙古大学图书馆负责采访乌林西拉。
如今,在这48位受访人物中,关懿娴、庄守经、倪波、谭祥金等已相继仙逝,其口述史影像记录愈显弥足珍贵,由此可见“中国图书馆界重要人物专题”资源建设意义之深远重大。

2020年,中国记忆项目中心与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共同策划本套书的编辑出版工作,第一批图书(1—5集)获得2021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
本套书采用分批分册的方式出版。第一批共五册(1—5集),每册收录五至六名图书馆事业代表人物的口述史,共计收录29位图书馆学家和图书馆专家,他们年龄都在80岁以上,按人物生年排序分集成册。
第一批收录的这29位图书馆人物,既有著名的图书馆学家,也有杰出的图书馆专家,都是新中国图书馆学术与事业的建设者、亲历者和见证者。他们的口述历史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生动地展现了新中国图书馆学术与事业发展的历程,放射着图书馆理念和图书馆精神的光芒,共同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可歌可泣的新中国图书馆事业历史画卷,堪称中国图书馆历史研究成果中的瑰宝,独一无二,不可复制。
本套书从创意策划到编辑出版,经历了从周和平、韩永进到饶权、熊远明四位国家图书馆馆长的薪火相传,浸润着汤更生、田苗、廖永霞、韩尉等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同人和共建单位合作者的辛勤汗水,是心血的凝聚、智慧的结晶、精神的弘扬,不仅开创了中国图书馆口述历史的新时代,而且在全球图书馆界树立了一座令人景仰的口述史学术丰碑,对于中国图书馆记忆的保存乃至全球图书馆口述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
翻阅《中国图书馆人物口述史》(1—5集),宛如转动五彩斑斓的万花筒,读者从中可以窥见中国图书馆人的闪光精神,可以洞察中国图书馆事业的激荡变化,更可以穿越时空倾听图书馆前辈发自肺腑的心声;又仿如步入知识的殿堂,向图书馆前辈致敬,向图书馆事业膜拜,受图书馆精神洗礼。
是为序。

 

程焕文
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
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
国际图联文化遗产咨询委员会委员
2022年2月14日
于中山大学康乐园竹帛斋
图片

弘文


『相关阅读』
第35届北京图书订货会——图书馆学编辑室推荐书单

■ 文章来源:《中国图书馆人物口述史》
编辑 王自晨
监制  高爽
审核 弘文


 点击""到国图出版社官方微店购买;或联系发行部:010-88003146

参考资料:

undefined

声明:文章部分图文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不做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来源:聚展网
书行业展会
德国法兰克福书展
2025.10.15-10.19
FRANKFURTER BUCHMESSE
北京图书订货会
2026.01.01-01.01
BEIJING BOOK FAIR
香港图书展览会
2025.07.16-07.22
Hong Kong Book Fair
英国伦敦书展览会
2026.03.10-03.12
THE LONDON BOOK FAIR
上海书展
2025.08.13-08.19
SHANGHAI BOOK FAIR
日本东京书展览会TABF
2025.12.11-12.14
Tokyo Art Book Fair
卡塔尔多哈国际书展
2025.05.08-05.17
DOHA INTERNATIONAL BOOK FAIR
意大利博洛尼亚童书展览会
2026.04.13-04.16
Bologna Childrens Book Fair
俄罗斯莫斯科书展览会
2025.09.03-09.07
MIBF
中东阿布扎比图书展览会ADIBF
2025.04.26-05.05
Abu Dhabi International Book Fair

书行业资讯

第60届博洛尼亚插画展投稿火热进行中!

第60届博洛尼亚插画展投稿火热进行中!

2025-07-25 15:03:0665

中国上海国际童书展(CCBF)合作伙伴——2026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BCBF)第60届博洛尼亚插画展投稿阶段正在火热进行中!博洛尼亚插画展自1967年创办之初便在国际插画领域享有盛誉,是国际插...
  • icon电话
    展位咨询:0571-88683357
    观众咨询:0571-88611413
  • icon客服
  • icon我的
  • icon门票
  • 展位 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