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单位: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ARCHI-TECTONICS
项目位于杭州市拱墅区申花单元,京杭大运河的最南端,距离西溪湿地仅5公里,项目绿地辐射周边13万居住人群,是主城区最大的体育公园。杭州运河亚运公园是2022-2023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作品,占地700多亩,是杭州主城区最大的新建亚运场馆,也是浙江首座集体育馆、公园、运动场、地下配套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体育公园。
杭州运河亚运公园以公园为载体,以亚运场馆为标志,通过融合与共享,为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自由、开放、共享的全民健身主题公园。项目充分利用地形地貌的特点,将公园设计与体育功能设计相结合,以南馆、北场南北双星布局方式进行整体布局。设计融合了“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赛理念,满足多元化复合功能需求。公园中的绿茵和人工湖面积达33万平方米,占总面积70%,使得整个公园犹如城市中的一片“绿肺”。景观设计尊重场地与原有水系的关系,将地形地貌特点与体育公园相结合,并很好地融合了建筑与生态环境。
设计单位:日本建筑大师隈研吾、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小河公园位于拱墅区和盛街与小河路交叉口东侧,杭州大运河西岸,与小河直街毗邻。杭州小河公园是大运河工业遗存更新项目,由日本建筑大师隈研吾担纲方案设计,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进行深化设计,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杭州段)的标杆项目之一。2022年小河公园完成了建设,设计采用轻介入的策略,在保留原有建筑遗产和特色元素,延续历史记忆的基础上,融合了新时代设计语言,形成独一无二的文化地标公园。让一座具有近70年历史的工业遗址获得了新生。
场地位于大运河畔,原为一座工业油库。设计将项目打造成当地新的文化和历史遗产中心,同时温和地融入充满活力的城市公园。俯瞰小河公园,四个仓库和三个老油罐被完整保留,历史的厚重之上又增加了创新改造。油罐外壁开凿数个圆孔,保持空气流通的同时兼顾艺术化的光影效果,方便今后游客互动体验。仓库的部分墙面上,用具有强烈工业感的耐候钢做出了窗帘质感的“S”型曲线。规划中,公园上空还将用气枕搭建云棚,轻巧的云棚搭配耐候钢呈现出新旧融合的效果。
设计单位:同济原作设计工作室
三桥亚运公园位于杭州市滨江区钱塘江南岸,钱江三桥以北,与南侧奥体中心“大莲花”隔闻涛路相望。设计以“构筑一条城市性、人文性、生态性、智慧性、在地性、前瞻性相融合的钱塘江新水岸”为目标。
设计以“橙蓝丝带、超级海塘、城市切片”为整体规划理念——从“亚运”到“亚运+”,串联一条长达17.4 公里没有围墙的城市运动体验带;从“安全”到“安全+”,构筑一座复合多种功能与多样活动的滨江超级新海塘;从“日常”到“日常+”,营造一组缝合滨水公共空间与腹地的多主题城市切片。作为杭州滨江公共空间的北段起始,三桥亚运公园包含滑板公园、湿地公园、云渡驿、亚运微丘等节点。在近期杭州市绿道建设推进协调小组的实地核查与综合比选中,“滨江区之江绿道滨江段”被评选为“2023年杭州市最美绿道”。
设计单位:大小景观
场地位于京杭大运河汇入钱塘江的交汇处。亚运村水岸作为亚运会期间参赛运动员、技术官员、媒体人员赛时休息与发布等配套的重要场所,也会在亚运会结束后重新转换功能,成为未来亚运村片区的公共滨水与商业休闲空间。
杭州亚运村水岸的设计,凝结了设计师许多策略性的思考:赛时模式到赛后模式的转换,公共空间与商业空间的共赢,防洪堤岸与弹性水岸的塑造等等。同时,也落实了我们在设计方法上的再创新,如在高差处理(分台)、材料排布(并置)、植物选择(临水感)等领域的实验。景观提出了“一脉钱塘”的切入点,希望搭建一种超越时代与国界的景观框架,塑造出一个能够共情的场所。通过“入江”“观潮”“逐浪”一气呵成的策略串联起亚运水岸的各个空间,形成了具有独特城市精神的滨水公共空间,并完成了公共空间与河道的动态整合。
设计单位:gad杰地设计
金华作为杭州亚运会的分会场,亚运村的设计与呈现将成为金华文化展示的重要窗口之一。项目位于金华多湖赤山公园界内,处于多湖中央商务区的核心地块。婺江穿流而过,远处群山环绕。金华亚运村总建筑面积86000㎡,取法江南造园精髓,凝练东方建筑气韵,规划将媒体区、官员区、运动员公寓区三区绕水分立,呈现出传统的园林化空间格局。三组建筑分别由三组院子统筹,院子大小不一形制各异,又分别定义了各组建筑不同的形制:媒体区中正礼序,运动员区规制工整,官员区自由写意。
参考文章:新华社、芦苇景观、景观派
相关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