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名”95后”,17岁接触花艺,第一次参加全国技能大赛花艺项目,就获得了一等奖。2022年,她进入高校,担任园林实训指导教师,并从事世界技能大赛的培训工作。
她是第45届、46届世界技能大赛花艺项目中国集训队教练,也是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海集训队教练组组长,曾两次获得上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世界技能大赛花艺项目金牌指导教练”称号。
她,就是金牌教练陆多佳。
01
因意外与花艺结缘
“我从小就学习绘画,学了10多年,上大学选专业的时候,本想选绘画或者动漫设计,结果妈妈给我报了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的园林专业,并不喜欢花草的我,就阴差阳错地和花艺结缘了。”陆多佳说。
在学校期间,她第一次接触到了花艺。“当时要在校内选拔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我抱着凑热闹的心态,就报名了。”尽管之前是零基础,可要强的她相信努力付出一定会有收获。
可能是确有天赋,也可能是学习足够努力,陆多佳在校内选拔中过关斩将,最终成功胜出,代表学校参加全国大赛,并获得了中职组艺术插花项目一等奖的好成绩。
“比赛成绩出乎意料,毕竟之前也没有经验。”全国大赛前她训练了3个多月,理论学习加实操训练,每天的时间都安排得满满的。陆多佳说,“我现在还清晰地记得,当时拼命练习花艺技巧,比如散尾葵编织,都快‘魔怔’了。”在全国技能大赛的现场,她用天堂鸟、百合等花材,加上仿古格子木框,创作的花艺作品,得到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陆多佳很庆幸,自己能跟随中国插花花艺大师朱迎迎学习。“朱老师在工艺技法上面一直追求极致,让我受益匪浅;她在生活上也很关心我们,会在包包里放一些小零食,看我们训练辛苦,每次都会拿出来分给我们吃。”她说。
全国技能大赛后,陆多佳对花艺的兴趣更加浓厚,把越来越多的精力投入到花艺学习和创作中,陆续参加比赛,相继获得了上海职业技能大赛花艺项目金牌、郑州国际园林博览会插花花艺展银奖等多个奖项。
在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获得银奖的作品《打破思维定势的大脑》,是陆多佳颇为满意的作品。其使用了白色的弯钩铁架,“大脑”采用了竹子的框架,以白色帝王花作为焦点,采用一个焦点的上花形式制作。
“这个作品用一根超长的竹子在整体构图上划过,给人一种打破圆型构架的感觉,所以取了这个名字。”她认为,在设计花艺作品时,不能依赖惯性思维,要学会改变、突破、创新,否则很容易做出雷同设计。
02
金牌教练养成记
2017年7月,陆多佳毕业,进入上海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原上海市城市建设工程学校(上海园林学校)],身份也从学生变成了教师。
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备战过程中,陆多佳是参赛选手潘沈涵的“模拟对手”。在陪练过程中,陆多佳发现,潘沈涵喜欢“卡点”完成作品,这让她非常担心。在一次模拟比赛中,她故意放慢速度,“卡点”完成比赛,导致严重丢分,输给了潘沈涵。经过此事,潘沈涵明白了她的良苦用心,最终在第44届世赛上,沉着应战、夺得冠军。
作为教练组成员参加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
2018年下半年,学校开始了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选拔训练工作。此时,陆多佳已成为中国集训队教练兼集训队管理老师。她不仅要为选手们提供技术技能指导,还要兼顾每位选手的心理和体能状态。知道选手陆亦炜喜欢喝可乐,陆多佳的双肩包里就塞满了可乐,“我希望尽我所能让选手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
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上,陆多佳等三人作为世赛保障组成员陪同杨灵芝参赛,在备赛期间,保障组得知,比赛材料单中有细竹篾。由于选手在中国平时训练使用竹篾的次数很少,保障组便到处寻找竹篾供杨灵芝练习。最后,陆多佳灵光闪现,想到了宜家,他们把宜家里用竹篾编织的灯罩拆开,给杨灵芝训练,培养手感。
从选手的技术训练到衣食住行,都由陆多佳负责,她戏称自己是一名懂花艺的“全能保姆”。
在世界技能大赛成果展上开展花艺体验活动
陆多佳表示,尽管担任教练以来,自己动手完成作品的次数越来越少,更多的是辅导学生,但对花艺的理解却越来越深了,“自己做选手时,不理解花艺,觉得是简单的重复,直到自己带选手参加世界技能大赛,才开始慢慢地理解和欣赏花艺。”
“我们已经在第44届、45届世赛花艺项目中收获两枚金牌了。明年,我们团队将带领选手参加在法国里昂举办的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花艺项目,希望能再拿金牌。”谈到未来,陆多佳充满信心。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本文图片、视频来源:陆多佳)
新闻热线:010-5803 4022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