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门票
- 我的展会
- 我的行业
- 排行榜
- 网站地图
- 登录/注册
首页
>
金融服务
为您推荐金融服务相关资讯
中国国际金融展(简称:金融展)是经国家商务部批准,由中国金融电子化公司主办、国内主要金融机构协办,在中国乃至亚太地区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国际性金融展会平台。
(本文内容版权归属聚展所有,未经同意,禁止转发)
展览自1993年发起至今,历经29年的发展,已由最初的电子化设备选型会,逐步发展成为金融行业以及相关产业展示科技进步和产品创新,社会大众了解金融服务和理财知识的年度金融盛会,为展示我国金融发展成就、宣传金融改革成果、促进金融信息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十九年间,金融展与时倶进,致力于金融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和人民银行信息化建设宣传。立足央行分别设立了支付清算、银行卡创新服务、中国银行业科技发展奖等展示专区;同时紧跟行业发展动态、聚焦行业热点,分别设立了支付服务、农村金融、地方金融改革、金卡工程20周年、未来银行展厅,温州金改、移动金融、互联网金融、汽车金融等展示专区。
二十九年间,金融展吸引国内外金融专业人士和社会各界观众累计达一百多万人次。每年展览期间,百余家媒体以采访、软文、专题等多种形式报道展会盛况,上千条新闻累计一百余万字,篇幅覆盖各大网络及平面媒体。除了做好展览展示工作,金融展通过论坛、会议等活动持续加强平台建设。展会同期的中国金融发展论坛、区域性银行金融科技发展研讨会、金融展“金鼎奖”评选等已成为金融展的品牌活动,受到了各金融科技企业和各大金融机构的高度重视和认可。
二十九年来,金融展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金融科技企业和金融机构搭建了良好的宣传展示和沟通交流平台,在企业和金融从业人员、金融机构和百姓之间建立了跨界交流的桥梁。今后,金融展将继续朝着专业化、精量化、规范化、国际化的方向迈进,力争为推动中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物流作为商用车市场中最为广泛与活跃的应用场景,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潜在机会,商用车技术,政策及市场三个方面都有着强大的发展推动力。商用车物流金融服务作为一种创新的金融模式也正在有效地支持了这一市场的迅猛发展。
亚洲物流双年展携手陆家嘴产业金融论坛2023汇聚行业精英共同探讨商用车金融和物流领域的最新技术趋势、市场发展、政策法规、行业挑战和机遇,分析行业最新成果和思考,加快物流与商用车金融服务融合发展。
陆家嘴产业金融论坛2023
商用车金融服务助力智慧物流高质量发展峰会
@亚洲物流双年展
2023年6月16日(星期五)9:30-12:30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N1馆 | 论坛区
扫码预登记,优享论坛席位
指导单位: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
主办单位: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汽车产业金融服务专委会、融易学
协办单位: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圆石金融研究院
论坛智库支持:融易学产业租赁人才研究中心
会议在线直播合作机构:融易学企培云
6月15日全天| 亚洲航运及物流峰会
预登记→优享论坛听会席位
尊享VIP观展通道
扫码免费领票
立省30元门票
6月上海|期待相见
同期活动
(点击左侧图片阅读原文)
「6大主题参观路线」高效观展必备!
2023亚洲智慧物流与供应链创新大会
2023年可信任贸易方式发展论坛暨世界电子口岸及物流组织成立大会
国际航空物流趋势发展论坛
汽车制造与供应链智慧物流技术创新论坛
2023全球电子商务大会
2023海陆丝绸之路国际物流峰会
中国物流创新包装技术大会
“国际公路运输新标准”论坛
生物医药现代物流发展论坛
物流数智化多场景应用论坛
俄罗斯与中国的物流新机遇主题论坛
邀好友,领656元好礼!
特色展区
(点击左侧图片阅读原文)
物流数智化应用展区
航空货运主题展区
中欧班列与多式联运展区
中国国际货代物流展区
广告
阅读原文,预约参观
点亮在看
7月27日,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倒计时100天之际,作为进博会唯一战略合作伙伴,中国银行发布第六届进博会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中国银行将依托全球化、综合化经营特色和连续服务五届进博会的丰富经验,聚焦“多渠道定向客群服务”“双商客群全流程服务”“专属产品服务”三大层次,继续为第六届进博会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支持。在“多渠道定向客群服务”领域,中国银行依托线上线下多渠道服务平台,为参展商和采购商等定向客群提供进博会专属全流程服务。线下服务方面,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依托设立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内近3000平方米的虹桥会展中心支行和多个服务点位,实现线下金融服务全覆盖;线上服务方面,中国银行打造了个人网上银行、企业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微信“微”银行等全平台入口,提供各类个人及公司客户金融和咨询服务,实现一点接入、全面对接。在“双商客群全流程服务”领域,中国银行借助全渠道全平台的服务体系,发挥全球撮合和跨境服务经验,为参展商、采购商“双商”客群提供全流程专属服务。服务涵盖参展报名、合同签订、生产发货、收货付款、现金管理和各类展中服务等,涉及参加进博会的各个必要环节,让“双商”客群共享进博会在市场相通、产业相融、创新相促、规则相联方面的机遇,推动“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在“专属产品服务”领域,中国银行升级第六届进博会专属综合服务方案,力争打造以“本、荟、新、智”为特色的六载进博服务新篇章。“本”:木下曰本,源也。中国银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外汇外贸主渠道银行之本,发挥跨境金融服务与创新优势,着力探索跨境金融服务新场景,不断提升跨境人民币结算规模,加快跨境金融数字化转型,致力于为进博会持续提供高水平金融服务,为推动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贡献金融力量。“荟”:芸聚则荟,盛也。中国银行将依托全球服务网络,“荟”聚境内外机构资源联通能效,为海内外进博会展客商提供最高效、最便捷的线上线下跨境撮合对接服务,打造“一点接入,全球响应,综合服务”的金融解决方案。“新”:与时偕行,拓也。中国银行紧跟国家发展大局,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不断创新公司金融、普惠金融、交易银行、个人金融等各类金融产品,积极围绕进博会开展跨境金融业务创新,助力外贸新业态发展,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智”:竭诚尽智,知也。中国银行把握数字经济机遇,坚持科技引领,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创新数字化跨境金融服务。依托国内首家获得ISO认证的单证中心,为进博会“双商”客群在内的全球跨境结算客户打造智“效”、智“服”、智“通”、智“数”、智“控”综合服务体验。中国银行与进博会一路同行,连续六年深度参与筹备工作。今年以来,中国银行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支持进博会开展了27场境外推介活动,独家支持进博会走进吉林、云南两场大型招商引资系列活动,并全程支持广西、重庆、青海等10余场境内招商路演。作为持续经营时间最长的中资银行,中国银行将继续依托全球化、综合化经营特色,发挥进博会唯一战略合作伙伴重要作用,积极支持国家综合展、企业商业展、交易团招募、贸易投资对接会等重要工作,冲刺倒计时百天筹备,助力进博会“越办越好”,当好服务国家外交大局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金融“主力军”。来源:中国银行
9月20日,在第23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共同指导,上海市节能协会、上海市能效中心、上海市节能中心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23绿色金融助力产业创新发展论坛”在国家会展中心正式召开。
新闻
市经济信息化委节能和综合利用处表示,绿色金融是支持经济社会低碳绿色发展的重要工具,也是上海打造提升国际金融中心新的发力点。上海不仅在绿色金融领域实现率先立法,在“双碳”目标的推进过程中,在绿色金融产品开发、业务创新等方面,也充分发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辐射作用,走在全国前列。依托自身业务优势和特点,银行、证券、保险和非银机构等各类金融机构以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租赁、绿色供应链、碳金融等丰富多样的创新产品和服务形式,为企业提供低碳融资渠道,帮助降低企业的“绿色溢价”。
希望通过本次论坛,各相关领域单位能够站在战略高度,切实发挥金融的资源配置功能,加大力度支持节能环保、新能源等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加快产品服务创新、优化绿色金融供给,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依托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金融要素集聚的优势,有效串联产业链、服务链、生态链,加快绿色金融产品服务创新,更好适配市场需求,持续推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租赁、绿色保险、绿色资管等业务稳健发展;立足上海主场、放眼全球市场,持续深化绿色金融国际合作。充分依托上海得天独厚的功能优势、政策优势和区位优势,协力与全球金融机构等各类市场主体构建绿色朋友圈,积极参与并助力推进绿色金融国际合作,探索共建具有全球公信力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在跨境绿色资本流动、破解碳关税壁垒等领域加快形成共识,为更好推动全球绿色领域协调合作贡献上海金融智慧。市经济信息化委节能和综合利用处处长黄捷、申能能源金融事业部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杜心红共同为绿色金融服务专业委员会揭牌。
未来,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将整合“银、证、保”等各类金融资源,联动政会银企平台,打通绿色金融和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堵点,深入落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金融反哺实体”,提升绿色金融服务广度与深度,精准支持和培育绿色中小微、专精特新等产业,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论坛活动上,来自工商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农商银行、东方证券的嘉宾分别作了主题分享,通过各具特色的金融服务方案及案例,向参会者传递绿色金融助力产业绿色发展。
市经济信息化委节能和综合利用处、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上海市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中心、浦东新区金融工作局、上海银行同业公会、金融机构、重点用能单位及协会会员单位代表百余人参加论坛。
第23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
2023年9月19日-23日
30万平方米展览面积
2800+家参展企业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行服务升级,促进中外企业对接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承载着扩大开放的重大使命和深远意义。作为全球化水平最高的中资银行,也是进博会唯一战略合作伙伴,中国银行发挥全球化优势、综合化特色,始终与进博会相约相守、共创共进,为来自10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数万家企业提供了优质综合金融服务。
六年来,中行上海市分行身处集团服务进博会的第一线,全力以赴、全情投入,凭借多年深耕跨国企业服务的经验,积极满足中外客户所需,不断升级金融服务方案,以金融之力为支持更高质量发展、更高水平开放贡献力量。
方案升级,全面促进中外企业对接撮合
中国银行与进口博览局、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联合主办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贸易投资对接会,已经成为展期内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活动。多年来,依托对接会这一平台,中行上海市分行为中外企业“牵线搭桥”,促成一个又一个合作,取得累累硕果。
今年,该行还将进一步提升专业服务效能,全新打造“快闪空间”“流动集市”“投资中国”专区,组建产业深度观展团,设立金融服务驿站,为参展商、采购商、投资商等提供集贸易洽谈、投资交流、金融服务为一体的跨行业综合对接平台,推动“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促进中国企业更好融入全球资金链、价值链、产业链。
跨境联动,树立外资服务新标杆
用心用情服务进博会的背后是中行多年来对跨境服务领域的不断深耕和奋斗。通过为跨国企业提供精准服务、创新服务、特色服务,中行上海市分行不断完善服务机制、提升服务能级,已与在沪七成总部经济客户保持密切合作,为博世集团、丰益国际、莫德纳等知名外资企业提供包括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现金管理、贸易融资、综合授信等在内的一体化金融服务。
未来,中行上海市分行将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充分发挥跨境服务优势,依托服务进博会的宝贵经验,持续助力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坚持始终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为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贡献中行力量。
2023年11月5日下午,商务部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了以“金融‘活水’聚力服务实体经济”为主题的第六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分论坛。上海市副市长解冬,尼加拉瓜总统投资、贸易和国际合作顾问劳雷亚诺·奥尔特加·穆里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陈四清及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战略总监杜彦坤等出席论坛并致辞。
解冬指出,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必须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本次论坛主题恰如其分,上海作为金融要素集聚的国际金融中心,各类金融机构正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精准满足各类市场主体的金融需求。下一步,上海将按照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要求,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
劳雷亚诺·奥尔特加·穆里略表示,尼中各领域合作关系日益紧密,对两国经济交流的潜力和前景充满信心。他强调,与中国金融信贷机构的合作对尼加拉瓜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希望继续加强金融领域的合作,包括优惠融资、商业融资等机制下的合作,加强人民币信贷业务合作。他期待尼中双方在公共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司投资等领域深化合作,欢迎中国企业到尼加拉瓜投资。
陈茂波表示,当今世界更需携手合作,创造更开放、融通的投资环境,让资金无阻碍地对接和支持发展项目,服务实体经济。香港作为国家的国际金融中心,将在“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下,将金融“活水”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为国家高质量发展和全球绿色转型贡献力量。
陈四清表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出重要部署,为金融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工商银行期待与各方协同创新,开发更多适配的金融产品,满足不同行业、企业的融资需求,激活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加强服务联动,为各类经营主体和创新主体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助力形成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共促开放合作,积极搭建双边、多边经贸合作平台,以金融力量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促进全球贸易蓬勃发展。
杜彦坤表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全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始终坚守服务“三农”根本宗旨,发挥农村金融体系中的主体和骨干作用。农发行将与金融同业加强交流合作,围绕政策信息、项目营销、模式创新、风险防控深入交流,合力解决“三农”发展的难题,提升服务质效,为建设农业强国和金融强国作出贡献。
本场分论坛还邀请了多家知名金融机构和企业嘉宾围绕论坛主题展开讨论。工商银行在论坛上发布了系列聚焦服务实体经济、赋能“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成果,并达成多项合作成果。
“三农”工作将在我国经济转型和新一轮经济增长中成为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三农”业务是金融服务的蓝海市场,创新“量体裁衣”式农机具专属信贷产品,是推动惠农政策高效实施的有力支撑。
首先,建立长效机制。按照全额购机的实际需求,建立金融服务支撑三农建设的长效机制。紧扣地方政府部门的战略思路、农机企业、经销商和购机用户的需要,通过金融提前介入,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加快产业调整步伐,发挥联系农民与市场、联系政府与农民、政府与企业纽带多重作用。加大基层部门人力资源、宣传等资源投入力度,缩短结算时间、提高贷款速度。坚持以信贷政策为导向,大力支持“三农”建设项目,推出农业机械化专项贷款,支持节能、大中型等先进农业机械,优先给予信贷支持。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特点,与政府扶持产业化政策互动,全面开展农户信用贷款,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
其次,创新支农业务。大力支持现代农业、精准农业、高效农业所需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在贷款、承兑票据贴现、应收账款、融资等方面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满足“三农”各种金融需求。针对目前农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小额信用贷款其对象、额度、期限等进行延伸,给予不同的优惠措施,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农村信贷需求。创新农机具抵押、农副产品抵押、林权抵押、农村新型产权抵押、“公司+农户”担保、专业合作社担保等担保方式,对符合条件的客户发放信用贷款,有效解决购机用户融资困难和缓释信用风险的核心问题。拓展对购买中小型农机产品用户的金融服务,有效解决购机资金不足难题。
再者,完善金融服务功能。改进与提升面向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农机产销企业的金融服务水平,缓解其生产经营资金短缺和抵押难、贷款慢的状况。进一步畅通结算渠道,全面推行支农客户经理制度,探索“包村、包片、包户”信贷服务,延伸支农的广角,满足不同需求的用户所需。培养批懂政策、懂技术、善管理的客户经理,为用户提供政策、信息、资金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开办支农“金融超市”,实行金融机构、公证、律师、房产评估、登记等部门联合办公,推行“一站式”服务和“一条龙”操作,为用户提供综合信贷产品营销,解决用户的实际困难。
点击上方蓝字“中国一非洲经贸博览会”
文章来源:央广网
11月28日,中国工商银行四川省分行(以下简称:四川工行)联合四川省商务厅、南非标准银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四川分公司共同在四川成都举办“四川企业走进非洲金融服务专场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以“共建一带一路 共享发展机遇”为主题,围绕非洲重点国家宏观经济展望、非洲投资及贸易合作机遇、跨境金融服务、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等开展深入交流,共同探讨川非合作新领域、新模式。
活动现场。
四川省商务厅副厅长尹奇志在致辞中表示,银行和保险机构在助力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发挥风险补偿功能、保障企业经营安全方面优势明显,本次研讨会将搭建促进政府、银行、保险、企业深度交流的平台,进一步强化四川企业抱团出海赴非发展的实力,推动“走出去”再上新台阶。
四川工行党委书记、行长李志刚在致辞中表示,四川分行通过出口买方信贷、对外担保、跨境结算、汇率风险管理等综合化、全方位金融服务手段,为四川企业赴非洲投资、工程承包及跨境贸易贡献了工行力量。
工商银行总行专项融资部副总经理李涛表示中非在战略融合、贸易投资、绿色转型等方面面临新机遇。工商银行与南非标准银行以股权合作为纽带,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将为中非企业提供全方位、多侧面、立体化的金融服务。
标准银行集团亚洲首席执行官杜安德重点介绍了标准银行集团,作为非洲资产和收益规模最大的银行,业务覆盖撒哈拉以南20个非洲国家,在非洲拥有1000多个分支行,160余年的稳健经营将继续为中非投资经贸合作贡献金融力量。
与会嘉宾合影。
中国信保四川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张秦介绍了10年来信保服务支持“一带一路”工作成效,并表示将充分发挥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职能,以创新保险产品和承保模式,全力服务四川企业走向非洲、走向全球。
在研讨会主题演讲环节,南非标准银行、工商银行总行专项融资部、中信保四川分公司业务专家围绕非洲重点国家宏观经济展望、非洲投资及贸易合作机遇、工商银行跨境融资服务、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助力川企开拓非洲市场等开展深入交流,为四川企业赴非洲发展提供了多维度、立体化视角,使其更加充分了解非洲市场、了解金融机构及跨境服务,为下一步四川企业更好拓展非洲市场融资融智。
四川工行作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参与者、践行者、受益者,将在四川省商务厅等政府部门支持下,持续发挥全球渠道及海外专业平台优势,与南非标准银行、中国信保等机构强强联合,搭建四川与非洲互联互通桥梁,深化同非洲国家的互利合作。
END
来源:央广网
三审:赵毓辉、蒋永峰
二审:丁洵
编辑:朱婷劼
长按左图识别二维码
“中国—非洲经贸
博览会”
ID:caetex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