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门票
- 我的展会
- 我的行业
- 网站地图
- 登录/注册
李曼大会听课笔记 | 会前论坛8-微利形势下的饲料管理 (良平生物赞助)
2025 LEMAN
李曼大会听课笔记
微利形势下的饲料管理(良平生物赞助)
The 14th Leman China Swine Conference
2025年10月18日下午,第十四届李曼中国养猪大会《分会8-微利形势下的饲料管理》(良平生物赞助),在湖南长沙国际会议中心三楼星沙厅05隆重召开。本场会议由四川农业大学余冰和四川农业大学林燕主持。会议日程如下:
论坛日程
分会8– 微利形势下的饲料管理
10月18日 下午 三楼 星沙厅05
主持人:余冰,林燕
1:30pm - 减少对玉米/大豆饮食的依赖——其他选项, 黄强,禾丰
2:00pm - 低蛋白饮食对猪肉品质的影响, 余冰,四川农业大学
2:30pm –新型蛋白饲料资源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伍树松,湖南农业大学
3:00pm - 休息
3:20pm - 营养对免疫稳态调控的关键作用, 阎辉,四川农业大学
3:50pm - 面对饲料/仔猪价格上涨的成本控制,刘宏伟,巨星农牧集团
4:20pm - 种猪饲料营养价值数据库的构建, 林燕,四川农业大学
4:50pm - 问答
主持人:余冰, 四川农业大学
主持人:林燕, 四川农业大学
1. 减少对玉米/大豆饮食的依赖——其他选项, 黄强,禾丰
图 黄强,禾丰
一、背景与意义,
玉米和豆粕是主要饲料原料,价格波动大,且大豆进口依赖度高(近80%用于养殖业)。
减量替代玉米豆粕有助于:
二、行业技术应用,
建立精准原料数据库,涵盖营养变异、毒素、抗营养因子等;
推广低蛋白日粮与净能-氨基酸平衡体系;
高效利用杂粕原料,如菜粕、棉粕、葵花粕等;
精准饲喂管理,控制饲料浪费在2%以内;
推进生产自动化、智能化,减少营养偏差;
探索不同猪群的最适营养需求,制定差异化饲喂方案;
采用“减”与“替”策略:
“减”:低蛋白多氨基酸平衡,降低粗蛋白1-2个百分点;
“替”:使用杂粕和非常规原料替代豆粕。
三、禾丰集团实践成果,
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与科技奖项,如:
低蛋白日粮技术;
高效饲用氨基酸应用;
节能环保饲料开发;
参与制定饲料团体标准;
被评为农业农村部“豆粕减量替代”典型案例;
实现豆粕使用比例显著下降(如育肥猪阶段可降至0-5%);
通过精准营养和动态配方优化,降低饲料成本30-60元/吨,不影响生产性能。
四、精准营养核心技术,
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与科技奖项,如:
低蛋白日粮技术;
高效饲用氨基酸应用;
节能环保饲料开发;
参与制定饲料团体标准;
被评为农业农村部“豆粕减量替代”典型案例;
实现豆粕使用比例显著下降(如育肥猪阶段可降至0-5%);
通过精准营养和动态配方优化,降低饲料成本30-60元/吨,不影响生产性能。
五、低蛋白日粮与氨基酸技术,
低蛋白日粮需优化氨基酸比例,补充合成氨基酸;
晶体氨基酸吸收快,需与蛋白质、淀粉吸收同步;
免疫应激、无抗日粮条件下,氨基酸需求不同;
缺乏非常规原料的净能与氨基酸消化率数据,限制低蛋白日粮推广;
支链氨基酸比例、非必需氨基酸研究仍需深入。
六、多元化原料应用与试验结果,
多元化谷物(小麦、碎米、米糠)和蛋白原料(菜粕、棉粕、葵花粕)可替代部分玉米豆粕;
试验表明,多元化配方不影响生长性能,且饲料成本降低;
降低蛋白水平(如12.4%)并添加4%豆粕可提升大猪生产性能;
无豆粕日粮需活性物质(如异黄酮、皂苷)缺失对性能的影响。
七、精准饲喂与阶段营养,
分阶段饲喂(如七阶段)比六阶段降低饲料增重成本约12万元/万头;
不同企业套餐用量差异大,应结合猪苗质量、管理水平动态调整;
能量水平对不同品种猪影响显著,长速快品种需高能量日粮;
限制饲喂可调控蛋白与脂肪沉积比例,改善饲料效率。
八、挑战与未来方向,
非玉米谷物和低蛋白低豆粕日粮应用效果:
需要非必需氨基酸水平以及可消化赖氨酸/净能比值
需要减少豆粕使用后钾离子的添加,保证电解质平衡
需要日粮能氮协同,可以考虑快消化淀粉与合成氨基酸的同步吸收匹配
需要配方中的杂粮杂粕、副产品较多时,考虑适口性、毒素、抗营养因子对动物的影响,合理使用酶制剂和饲料添加剂;其采食量的变化
需要是否对畜产品风味或质量产生影响,研究能量和必需或非必需氨基酸平衡性与胴体性状、肉品质的关系
引导市场接受非玉米谷物和低蛋白低豆粕日粮
在深入推进玉米豆粕减量替代的同时,示范与引导辐射市场养殖端接受新技术产品,共同为粮食安全做贡献
九、总结:,
禾丰集团通过精准营养、低蛋白日粮、多元化原料替代等技术,在降低玉米豆粕依赖、控制饲料成本、保障生产性能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未来需进一步完善营养数据库、强化氨基酸研究、推动智能化饲喂,助力养殖业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
2. 低蛋白饮食对猪肉品质的影响, 余冰,四川农业大学
图 余冰,四川农业大学
一、低蛋白日粮的概念及背景,
基本概念:低蛋白日粮是在不影响动物生产性能和产品品质的前提下,依据氨基酸营养平衡理论,通过添加工业氨基酸及其类似物,降低日粮蛋白质水平、减少蛋白原料用量和氮排放。
内涵:“两不变”——生产性能和产品品质不变;“三降低”——氮排放、蛋白原料用量、蛋白质水平降低。
背景:
环保压力(2015年环保法修订);
技术理论成熟(理想蛋白质氨基酸模型);
成本压力(豆粕价格上涨);
中美贸易摩擦(2018年)促使低蛋白日粮从“可选项”变为“必选项”;
国家政策推动(2021年《饲料中玉米豆粕减量替代技术方案》);
行业快速接受低蛋白日粮理念。
二、低蛋白日粮研究及对猪肉品质的影响,
环保与健康效益:
降低氮排放:CP每降低1个百分点,总氮排放减少8~10个百分点;
减少饮水和排尿量;
降低仔猪腹泻率。
对生长性能的影响:
CP降低2~4个百分点对仔猪和育肥猪的生长性能(ADG、ADFI、F/G)无显著负面影响;
关键在于氨基酸的平衡和能量需求满足。
对胴体和肉品质的影响:
胴体性状(背膘厚、眼肌面积等)影响不一致,可能与能量水平有关;
肉品质(如pH、滴水损失、剪切力等)无显著影响;
有研究指出肌内脂肪、多汁性、嫩度等指标有所改善。
三、低蛋白日粮配制的核心技术,
能量体系选择:
推荐使用净能(NE)体系;
CP降低时,NE水平需合理设置,避免胴体过肥。
原料与营养参数选择:
注意数据库与企业实际使用原料的差异;
原料NE含量应根据猪只生理阶段微调。
SID AA模式与水平选择:
推荐参考NRC(2012)标准;
低蛋白日粮下,AA水平应适当提高至102~103.5% NRC推荐水平。
日粮类型确定:
多元化日粮中副产物多、纤维高,需注意纤维与蛋白质的平衡;
杂粮杂粕型日粮CP降低水平需进一步研究。
饲料添加剂使用:
添加枯草芽孢杆菌(Bas)可改善低蛋白日粮下的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
协同效果优于单独使用低蛋白或添加剂。
四、结语,
饲料粮减量和养殖减排的抓手低蛋白技术
CP水平降低2-4个百分点对生长性能和肉品质无显著影响
精准原料参数和需要参数是关键
CP降低水平可能与日粮类型相关
生物学基础:AA与能量的同步释放与代谢匹配
其他营养素如微量元素等的影响
3. 新型蛋白饲料资源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伍树松,湖南农业大学
图 伍树松,湖南农业大学
一、国家重大需求,
粮食安全头等大事: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首要任务。
非粮生物质高效利用:国家重点任务之一,要求突破非粮生物质高效利用关键技术。
六项配套措施:
推广养殖提效节粮技术
充分挖掘非粮饲料资源
加快发展优质饲草生产
引导优化养殖品种结构
持续开展技术集成创新与推广
加快完善制度性保障措施
二、产业问题,
资源短缺与进口依赖:
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3.15亿吨,总产值1.26万亿元,但粮油类饲料资源消耗高达4.5亿吨。
2024年大豆进口1.05亿吨,其中89.4%用于饲料,蛋白饲料长期依赖进口,成为制约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主要瓶颈。
紧迫任务:新蛋白饲料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已迫在眉睫。
三、研究现状(常见非粮蛋白饲料资源),
五大类新资源:
微生物蛋白饲料
餐桌剩余食物饲料化产品
农副资源饲料化产品
昆虫蛋白饲料
动物源蛋白饲料
示范产品——湿鲜发酵豆粕:
降本增效:优化成本结构
保质保效:维持代谢物活性
灵活定制:满足多样化需求
四、应用前景,
扩大微生物蛋白原料生产规模:国家明确支持加快微生物蛋白原料的生产与推广应用,以缓解进口依赖、保障饲料粮安全。
4. 面对饲料/仔猪价格上涨的成本控制, 刘宏伟,巨星农牧集团
图 刘宏伟,巨星农牧集团
一、背景 Background,
养猪行业面临高成本(疫情、饲料、猪周期)、产能过剩、环保等挑战;
饲料成本占养猪总成本约60%,是主要成本项;
不同企业“斤猪料本”差异大(如3元/斤 vs 4元/斤);
企业间养猪成本差异仍有0.5-1元/斤,饲料成本核算口径差异大,不可盲目对标;
常见质疑:为何我们饲料成本比别人高?为何不用某种新原料?是否因配方调整导致料比升高?
二、养猪企业降低饲料成本的前提条件,
养猪是系统工程,五要素(环境、基因、营养、管理、健康)需协同;
转变观念:从“料”转向“养”,通过改善其他四要素降低饲料成本;
环境控制与生物安全是前提,基因决定上限,生产管理与营养是“两翼”
参考资料:
WSE举办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国展路118号
展览面积:150000㎡
观众数量:150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