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展会资讯工业资讯工业跃升正当时——写在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开幕之际

工业跃升正当时——写在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开幕之际

来源: 聚展网2025-09-22 18:07:07 55分类: 工业资讯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金秋时节,申城再迎工业盛事。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简称“工博会”)如约而至,即将盛大启幕。

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承前启后的关键节点,这场发端于上海,影响力辐射全球的工业盛会,以“工业新质,智造无界”为主题,紧紧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主线,汇聚全球工业智慧,擘画未来工业新蓝图。

聚焦“新质”,展现大国工业硬核实力

工业新质,“新质”代表了工业的“深度”,旨在打造一个展示中国成就、引领新型工业化方向的国际工业创新成果展示与交流平台。

作为本届工博会的重中之重,三大特展各具魅力,用不同视角诠释中国工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国家新型工业化暨‘十四五’工业重大成就展”集中呈现了“十四五”时期我国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志性成果。C919大型客机、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等国家重器再次来到观众面前,近距离感受“中国制造”的非凡魅力,1500个产业基础能力提升攻坚项目和80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彰显大国工业的雄厚实力,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向纵深推进。首次设立的“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展”则积极响应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号召,17家代表性科技品牌带来31款智能养老机器人新产品,演绎“银发经济”新生态。未来工业创新展围绕未来制造、未来空间、未来信息、未来能源、未来健康、未来材料等前沿领域,众多创新应用,预示着未来工业的无限可能。

图片洞察“无界”,共绘未来工业新图景

智造无界,如果说“新质”是工业的“内功”,那么“无界”则寓意着工业的“格局”和“广度”。本届工博会将构建开放协同的智能产业生态,为全球工业转型升级提供中国方案。九大主题展涵盖了制造业从数控机床、工业自动化到新能源、机器人等全产业链的最新产品与前沿成果。全新打造的集成电路、智能驾驶、核电技术、“零碳园区建设方案专区”、“AI+制造”、“孵化创新专区”等特色展区,为工业持续注入强劲动能,推动产业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

图片首次推出的绿色低碳展,聚焦零碳园区实践、能源结构转型、节能降碳、资源循环利用技术装备、工业服务业,带你直观理解上海零碳园区建设逻辑与可落地路径,近距离接触全球顶尖低碳技术、装备与解决方案,获取可复制、可借鉴的绿色转型方法论。在绿色能源方面,首次集结四大核电央企集团,汇聚了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高温气冷堆、全球获奖海上风机等项目,展现了我国在核电、风电、氢能、输配电、能源数字化等领域全产业链突破。

二十七载风雷激荡,工博会步入世界级殿堂

自1999年创办以来,工博会已走过27个年头。它见证了中国工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每一步跨越,并伴随着中国工业的持续发展,逐步成长为全球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水平最高、影响力最强的工业盛会之一。展览规模已连续三年位居全球工业类综合展会之首。

图片 图片30万平方米的展览面积,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家展商,西门子、施耐德电气、博世、ABB、特斯拉、松下、欧姆龙、华能集团、宝武钢铁、国家电力、中石化、中核工业、中国中车、上汽集团、小米、美的、发那科、库卡、新思科技等近300家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700多家“专精特新”企业,观众覆盖全球102个国家和地区。近300项全球首发、近200项中国首秀展品竞相亮相。沙特首次组团参展,波兰、土耳其、德国展团再度回归。这些数字的背后支撑的是工程师们的汗水,产业的基础,“中国制造”的需求和魅力。

从历史的脉络中洞察现在,从当前的变革中预见未来,如今的上海,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已成为先进制造业的集聚地,累计培育了12家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254家上海市先进级智能工厂,高水平智能工厂数量国内领先。从人形机器人的精准操控到核电机组的磅礴动力,从AI赋能的工业母机到绿色甲醇的零碳实践,工博会已不仅仅是一个展会,更是一个观察中国乃至全球工业发展脉动的重要窗口。它为中国“智”造寻找答案,为全球新型工业化擘画未来。

图片新时代的浪潮奔涌向前,中国工业正朝着创新、安全、可靠、富有韧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大步迈进。让我们共同期待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的盛大开幕,为全球工业转型升级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世界经济注入强劲新动能。

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

2025年9月23日-27日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

参考资料:

上海工博会-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

CIIF

举办地区:上海

开闭馆时间:09:00-18:00

举办地址:上海市青浦区徐泾镇崧泽大道333号

展览面积:300000㎡

观众数量:181346

举办周期:1年1届

主办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声明:文章部分图文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不做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来源:聚展网
展位咨询
门票预订
展商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