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门票
- 我的展会
- 我的行业
- 网站地图
- 登录/注册
第八届虹桥论坛丨《世界开放报告2025》在虹桥论坛发布:凝聚开放共识,共筑开放型世界经济

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世界经济开放则兴,封闭则衰”,“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2025年11月5日下午,《世界开放报告2025》发布暨国际研讨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成功举办。作为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的重要分论坛,本次活动继续发布论坛旗舰报告——《世界开放报告2025》及最新世界开放指数,为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贡献智慧力量。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协办,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承办。活动设置“嘉宾致辞”“《报告》发布”“企业看开放”“专家论开放”四个环节,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深入交流。
在“嘉宾致辞”环节,阿塞拜疆共和国副总理沙欣·穆斯塔法耶夫、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赵志敏、联合国工发组织投资和技术促进办公室和机构伙伴关系司司长舒骆玫等国内外嘉宾发表致辞。嘉宾们高度评价《世界开放报告2025》及世界开放指数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分享了对世界开放理论、政策和实践的深刻见解,期待报告在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方面持续发挥积极作用。
《世界开放报告2025》研究团队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廖凡,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研究中心主要负责人王雪坤,共同介绍了《报告》的核心内容和特色亮点。
《报告》由世界开放态势、世界开放热点议题、世界开放成功实践三部分构成,共十二章,以“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为使命,围绕“在合作与安全的平衡中寻求开放新共识”主题,首次将指数时间序列追溯至1990年,提供跨越35年的历史纵深观察。《报告》涵盖跨境数据流动、全球产供链价值链、全球南方工业化等前沿议题,深入探讨全球善治与合意开放的辩证关系,展现中国开放激发的合作共赢新潜力。
《报告》系统梳理了中国在共建“一带一路”、举办进博会、跨国公司同中国相向而行互利共赢等开放实践,表明中国不仅通过持续扩大开放为经济全球化注入新动能,更以“越开放越发展,越发展越开放”的生动事实为世界树立典范,旨在为充满不确定性的全球前景提供确定性,并以“十五五”规划为新起点,为世界稳定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世界开放报告》在进博会上连续发布5届。这五年,既是开放理论不断创新的5年,也是开放实践不断突破的5年。相比以往,《世界开放报告2025》实现了四大突破。
突破一:国际性和权威性显著增强。首次邀请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主持专章研究,与联合国工发组织建立初步合作关系,显著增强《报告》全球影响力。
突破二:开放测度纵深推进。世界开放指数时间跨度从17年扩展至35年,为研判世界开放的长期趋势奠定更坚实数据基础。
突破三:研究视角多维拓展。聚焦数据跨境流动、绿色开放等前沿议题,首次引入跨国公司视角,系统梳理高水平开放实践经验。
突破四:专章聚焦全球治理。设置全球治理专章,深入解析全球治理对国家开放水平的影响机制,探索提升合意开放水平的实践路径。
在“企业看开放”环节,欧加隆全球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吴泽发,上海电气集团首席运营官乔银平,哈瓦斯集团执行副总裁、威望迪集团亚洲事务顾问墨白等企业代表,围绕跨国企业创新、绿色能源合作、文化交流互鉴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分享开放实践的真知灼见。
在“专家论开放”环节,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资深专家委员朱民、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所杰出院士马凯硕、联合国全球经济监测中心原负责人哈米德·拉希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宇燕等知名专家,围绕“世界开放之势”与“世界开放之策”展开深度对话。专家们形成重要共识:中国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也将是开放强国,过去中国的开放是“跟跑”,现在中国的开放是要“领跑”。在当前历史十字路口,各国应摒弃零和思维,携手完善全球治理,推动均衡、包容、共享的开放,共同迈向繁荣稳定的未来。

自2021年首发以来,《世界开放报告》已连续发布五年,影响力与日俱增。本次研讨会成功搭建起国际交流平台,进一步凝聚“开放则兴、封闭则衰”“开放是对人民好、中国好、世界好”的广泛共识,汇聚共谋开放、共促发展的正能量,为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新的动力。
参考资料:
China International Import Expo举办地址:上海市青浦区徐泾镇崧泽大道333号
展览面积:367000㎡
观众数量:394000
贸易行业资讯
2025-11-13 13:10:59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