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至14日,“2023全球水泥和混凝土协会(GCCA)领导人峰会”在瑞士苏黎世召开,来自豪瑞(Holcim)、海德堡(Heidelberg)、西麦斯(Cemax)等全球知名水泥企业的负责人、地区水泥协会的代表共计140多人参加了会议。
此次会议围绕水泥行业推动减碳、净零排放等相关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新水泥)总裁李叶青介绍了全链条全周期推动水泥绿色低碳制造的实践成果。
李叶青(前排右五)和GCCA与会代表呼吁为实现减碳目标共同行动
“截至2022年底,华新水泥已累计使用废弃物衍生替代燃料1500多万吨,旗下窑线工厂平均TSR(燃料替代率)达到了15.9%,远高于中国水泥行业1.5%的平均水平。其中,公司所属最先进的黄石万吨线工厂TSR已达到40%以上,是目前中国单位熟料碳排放最低的生产线。”李叶青介绍。
燃料替代只是华新水泥促进节能减碳的一个方面。“从矿山开采到工程应用,水泥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都有碳排放,所以,我们的碳减排方案要按照全产业链条、全生命周期来设计。”李叶青介绍,华新水泥的减碳路径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矿山原料和二次资源制备(废弃物),减碳攻关的重点是大规模大型矿山开采生产装备的能耗碳排放控制及优化,二次资源原燃材料(废弃物)的寻源及大规模废料预处理的工艺及优化;第二阶段是生产过程的碳排放,减碳攻关的重点是替代燃料、替代原料大规模应用的生产过程控制及优化;第三阶段是物流运输中的碳排放,减碳攻关的重点是水泥及原料大规模运输的能耗碳排放控制及优化;第四阶段是混凝土制品及深加工的碳排放,减碳攻关的重点是吸碳建材制品的研发及大规模推广,以及水泥、混凝土、墙材及其他相关制品一体化协同减碳技术应用控制及优化;第五阶段是建筑工程的寿命及回收利用,减碳攻关的重点是延长建筑的寿命、控制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能耗以及报废建材合理处置再利用过程管控,以及建筑工程的回收生产装备的能耗碳排放控制及优化。
绿色低碳制造理念需要现代化的领先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来支撑,方可变为现实。数字化、智能化是华新水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尖端利器”。近年来,该公司先后与华为、阿里巴巴、中国移动、京东、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知名企业及高校开展战略合作和联合创新,在云计算、5G、AI、大数据应用研发等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2021年,华新水泥基于阿里云工业控制优化平台AICS,搭建出一套水泥低碳制造智能先进控制系统HIAC,成功实现了大规模环保协同处置时的工况稳定控制,进一步提升了燃煤替代率与质量稳定性。目前,华新水泥正在国内所有水泥产线推广这套水泥低碳制造智能先进控制系统,并计划将其应用在海外产线上,让国产自研智能控制系统走出去。
李叶青表示,到2030年,华新水泥单位产品产值的碳排放量将比2005年下降70%以上;到2060年,最终实现净零排放。
据悉,这次全球水泥和混凝土协会 (GCCA)领导人峰会还邀请到了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联合国气候行动高级别专家组成员凯瑟琳·麦肯纳、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工业和经济司司长希拉·阿加瓦尔·汗博士等官员、专家参加了会议。古特雷斯在讲话中强调,水泥仍是“建设更美好世界的基础”。在GCCA成员减碳措施的努力下,全球碳排放总量正在下降,但要实现净零排放,还必须克服许多挑战。他在会上与主要水泥和混凝土制造商领导人共同发出呼吁并承诺,到2050年全球水泥行业实现净零排放目标,为减缓全球变暖(气温上升控制在1.5℃)做出积极贡献。
欢迎点击下方按钮订阅《中国建材报》(含电子报)。
本文作者:阎友华
初 审:贺 丹
复 审:王天恒
终 审:佟令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