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教授杨生、宋锦璘团队申报的项目“口腔颌面骨再生”获得2022年重庆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这是医院首次荣获重庆市自然科学奖,实现了历史突破。
该项目在材料——宿主交互领域形成了创新理论和依据,为口腔颌面骨再生的关键技术和材料的临床转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悉,口腔颌面骨组织再生修复在口腔医学中临床需求重大,重建口腔颌面骨缺损的细胞外基质(ECM)微环境是促进骨再生的核心环节。本项目通过ECM本征剖析、ECM-细胞互作机制探究、材料构建,揭示了基质黏着位点-细胞黏着相关蛋白-骨再生信号转导的重要理论,利用该理论指导构建了微观-介观-宏观的分级仿生颌面骨组织的细胞高黏着微纳材料平台,为生理-病理状态下颌面骨再生提供了全面的解决方案。
该项目研究成果发表于《Advanced Materials》等业内著名期刊,被引用349次。*据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供稿
2023年7月12日,全国高校科技创新暨优秀科研成果奖表彰大会在京召开。会上,教育部吴岩副部长宣读了《教育部关于2021、2022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田卫东教授团队牵头完成的“新型生物牙根构建及种植关键技术”项目荣获技术发明一等奖。
该项目开发基于天然牙本质基质的生物牙根支架制备及活性保存技术;首次发现新型牙髓再生多能干细胞、开展全球首例异体牙囊干细胞治疗牙周骨缺损多中心临床研究;发明新型穿龈系统,实现生物牙根牙冠修复和功能重建。获发明专利20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被Cell Stem Cell、Nature Reviews Materials等顶刊引用和正面评价。成果在空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成都世联康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及江阴金泰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推广应用,具有显著社会经济效益。*据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官方报道
2023西部国际口腔展【展后报告】包括了本届展会的专业观众、展商分析、及媒体数据呈现等。(↓↓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2024西部国际口腔展将于2024年4月25-28日在成都·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举办,展览体系和服务将进一步扩大升级!
在登士柏西诺德的支持下,全球最大的唇腭裂组织Smile Train和FDI发布了全球第一份数字化唇腭裂治疗标准。该标准有望为牙科专业人员提供涵盖所有治疗阶段的全面数字化临床方法,显著提高当前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登士柏西诺德CAD/CAM全瓷修复系统——CEREC瓷睿刻,正是数字化治疗中重要的一环,为患者带来出色的椅旁就诊体验。
瓷睿刻优化了牙科修复诊疗流程,2分钟完成数字取模,避免传统印模托盘给您患者带来的不适感;3分钟完成电脑设计,个性化设计的修复体为每个患者自动重建天然牙的外形;15分钟完成数控研磨,加工的修复体都极其精确,拥有光滑的表面和密合的边缘,以及非常精细的解剖形态,最终1小时重塑美齿。仅一次就诊就能获得最终牙冠,无需临时牙或复诊。*据兰州新闻网报道
近日,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子刊(npj Biofilms and Microbiomes)发表了题为“A catalog of bacterial reference genomes from cultivated human oral bacteria”的大规模口腔微生物资源的最新研究成果,构建了包括1089株人体口腔可培养菌株的高质量基因组集合,揭示了口腔可培养细菌的全貌。
在这次研究中,华大团队对来自唾液、舌苔、牙菌斑三个部位共计39个样本的细菌,进行了大规模的分离和培养,培养得到超过2000个口腔细菌菌株,并通过基因测序技术分析了这些菌的基因组,最终获得1089个高质量基因组。其中包含的基因组数据涵盖了人体口腔微生物的195个物种,其中将近一半的物种,是之前未曾被分类学表征过潜在新种,进一步填补了口腔培养组资源的空白。*据新华报业网报道
口腔培养细菌基因组参考目录(COGR)基因组图谱
以上图片及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或对版权有所疑问,请联系后台我们尽快处理,感谢!
参考资料:
DENTAL SHOW WEST CHINA
举办地区:四川
开闭馆时间:09:00-18:00
举办地址:成都市天府新区福州路东段88号
展览面积:60000㎡
观众数量:50000
举办周期:1年1届
主办单位:中国西部口腔医学协作组(联盟)、四川省口腔医疗科技创新促进会、四川省口腔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