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日,数千只海洋机器人在哈工程火热开战。
船模竞速、智能航行、对岸火力支援……海的一边,一艘艘小船在速度与激情中过关斩将,矿石采集、饲料投放、船体维修……海的另一边,水下机器人在模拟场景中精准作业。
今年以来,各地水下机器人大赛频现,无数的海洋装备领域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全球的师生汇聚,展现了海洋科技创新的蓬勃力量。
水下机器人也称无人遥控潜水器,是一种工作于水下的极限作业机器人。水下机器人作为服务类机器人,具备可在高度危险环境、高度污染环境、零可见度水域中提供实时视频传输、声呐图像绘制等功能。
近年来,水下机器人开始在渔业环境检测、潜水娱乐等消费级市场兴起。我国水下机器人设备行业生产与销售区域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地区,环渤海地区。国内的水下机器人走进消费级市场还是在2015年,新一轮全球海洋开发热潮的到来使得水下机器人需求急速攀升,因此国内涌现了一些研发水下机器人公司,也陆续出现了许多形态各异的产品。
如今,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及海洋生产总值的不断增加,开发利用海洋资源逐渐成为国家间竞相发展的战略,水下机器人作为深入水下进行作业的重要工具,市场需求量大幅上升。
2014-2021年我国水下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由12.4亿元增长至87.4亿元。2022年我国水下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超百亿,达110.2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6.1%。预计2027年我国水下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超400亿元。
从应用领域看,水下机器人分为资源勘查类、安全检测类、搜索救援类、商业及个人娱乐类、调查研究类、水产养殖类、铺设线缆类等。其中资源勘查类、安全检测类、搜索救援类、商业及个人娱乐类水下机器人需求较高,2020年市场占比分别为41.59%、33.45%、11.75%、10.85%,其余类型水下机器人需求占比不足1%。
政策扶持促进水下机器人行业发展。国务院在《中国制造2025》及“十三五”规划纲要等国家政策中提出要重点发展机器人等高性能设备,积极鼓励中国企业进行技术及产业创新。
水下机器人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行业准入门槛较高,目前国内相关企业数量较少,市场格局较为分散,集中度低,尚未形成集聚效应,技术水平仍存在提升空间。水下机器人行业扔处于发展阶段,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海洋资源开发和推动水下机器人发展的背景下,未来国内水下机器人企业将不断增加,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免责声明
文章来源:中国机器人网
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请联系原出处。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后台小编联系,平台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注明本公司原创内容,转载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