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是一种主要的养殖经济鱼类,其肉质细嫩,深受人们喜爱。养殖黄颡鱼养殖户的越来越多,对黄颡鱼幼鱼的需求量就越来越多。但是在运输过程中不适宜的操作会对其机体造成损伤,养殖成活率就会降低,所以幼鱼的运输必不可少。而黄颡鱼幼鱼背鳍较硬,容易相互戳刺,尤其是密度大的情况下。鱼类受到运输应激后,体内会发生连锁反应,造成生理生活发生变化。成鱼运输应激的缓解有多种方式,而幼鱼体积小,体质弱,对应激更为敏感,所以就会对缓解应激的方式有更严格的要求。目前对于缓解幼鱼运输应激相关研究报道尚不成熟。本研究以运输密度为影响因子,研究不同密度对黄颡鱼幼鱼的血液、肝脏的生理生化和基因的影响,通过添加包埋缓释剂缓解应激,研究不同缓释剂添加量对幼鱼的血液肝脏应激缓解程度,同时研究了暂养中添加3 种多糖(黄芪多糖、壳聚糖、低聚木糖)对运输应激的缓解作用和肠道菌群丰度的影响,为高密度长距离运输黄颡鱼幼鱼提供数据支撑,降低运输成本。
专家介绍
廖 涛 研究员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 主任
专辑约稿
“肉品质量安全与检测技术”|专辑主编张岩研究员
“肉品品质变化及其机制机理研究”|专辑主编臧明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肉类微生物多样性与肉制品风味分析”|专辑主编徐宝才教授
“肉品及其副产物加工及高值化利用”|专辑主编王道营研究员
新刊启动 Food Science of Animal Products《动物源食品科学》(英文),欢迎投稿
Food Science of Animal Products(ISSN: 2958-4124, e-ISSN : 2958-3780)是一本国际同行评议、开放获取的期刊,由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主办,中国食品杂志社《食品科学》编辑团队运营,属于食品科学与技术学科,旨在报道动物源食品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涉及肉、水产、乳、蛋、动物内脏、食用昆虫等原料,研究内容包括食物原料品质、加工特性,营养成分、活性物质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产品风味及感官特性,加工或烹饪中有害物质的控制,产品保鲜、贮藏与包装,微生物及发酵,非法药物残留及食品安全检测,真实性鉴别,细胞培育肉,法规标准等。
投稿网址:
https://www.sciopen.com/journal/2958-4124
为进一步促进动物源食品科学的发展,带动产业的技术创新,更好的保障人类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品质,由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国家肉类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中国食品杂志社《食品科学》杂志、《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杂志、《Journal of Future Foods》杂志主办,贵州大学共同主办,贵州医科大学、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河南省大鲵保护与发展协会支持协办,中国食品杂志社《肉类研究》杂志、《乳业科学与技术》杂志、《Food Science of Animal Products》承办,钛和中谱检测技术(厦门)有限公司、贵州油研纯香生态粮油科技有限公司、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四川安好众泰科技有限公司、贵州成义烧坊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贵州黔醉酒业(集团)有限公司、黔东南民生食品有限公司、贵州普安红茶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赞助的“2023年动物源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即将于2023年10月28-29日在贵州贵阳召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