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进攻作战中地下空间行动对武器装备系统发展的需求
远望智库净评估中心主任、首席专家 易评估
9月2日、8日,接连说了天上的事和海上的事,虽然都没有说清楚,但是情有可原,毕竟咱不是专业人士嘛!现在要说地下的事,或许会有一两个点子能沾上边的。为什么呢?因为有篇文章里说了,我们易姓来自地狱、源于鬼族(《今日头条》2019年9月6日文章,题目《这个姓氏来自“地狱”,曾横扫亚欧大陆,但在中国却差点灭种》)。这次总算是碰到一个强项了啊!
尽管如此,为了防止和避免跑题,我还是特别地研读了几本美国鬼子关于城市“地下环境”“地下空间”和“密闭空间”作战的小书,并且在2021年12月1日写过一篇名为《地下空间或成陆地战场的“另类作战域”》的小文。谁都知道,城市作战越来越重要,城市地形不仅仅是密集的,而且还是多样化的。除了地面上道路、屋顶或建筑物内部的威胁,城市作战人员还可能面临来自地下室、下水道、地铁、地下街区、隧道 和工事等的挑战,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也因此,一些同行和朋友让我再找一个角度,再炮制一篇小文出来看看,我也就不客气了。同样地,不当之处,还请读者诸君批评指正!
综合国内外现有资料,特别是结合俄乌冲突相关作战行动情况来看,在城市进攻作战中的地下空间行动对武器装备系统发展的需求,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效能破拆装备
在地下空间行动,需要高效能破拆装备来打开通道或破除障碍物。这可能需要专门设计的工程装备,如地下挖掘机、钻孔机、切割机等,以确保快速、准确地完成任务。地下空间进攻作战行动对高效能破拆装备的需求非常强烈,这从平时的救援行动中和一年多来俄乌冲突中就能看得出来。
在进攻作战过程中,需要快速、准确地打 开地下通道或突破敌人防线,这需要借助高效能的破拆装备来实现。具体要求有以下五条:一是装备的安全性。在地下空间行动,由于密闭环境、特定条件和内外部情况的复杂性,存在各种潜在的不确定的危险因素,比如环境恶劣、易燃易爆物质的存在等,高效能破拆装备的选择和使用必须以安全为首要前提,防止出现一钥匙即爆等二次事故。二是装备的精准性。在极其复杂的地下空间环境中,需要准确判断障碍物的位置、大小、形状和类型,选择合适的破拆方式,以确保破拆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既快准狠,又不能蛮干。三是装备的多功能性。在地下空间进攻作战行动中,需要面对各种不同类型和材质的障碍物,比如混凝土、岩石、钢板和其他复合材料等。破拆装备应当适应不同的破拆需求,有效地进行各种材料的切割和破碎作业等,很难做到“一一对应”最好匹配。四是装备的便携性和适应性。地下空间进攻作战行动的现场环境恶劣,尤其空间狭小、曲折,装备需要具有良好的便携性和适应性,应当便于携带、能够在复杂环境中稳定地工作,并能够根据现场情况随时调整使用方式,适应不同的需求。五是装备的经济性。任何国家和军队的资源都是有限的,破拆装备不仅要能够完成作战行动任务,还要能够降低使用成本,提高作战效益。
这里只是提供了一个粗浅的看法,并不全面,在选择和使用破拆装备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以满足作战需求并提高作战效益。
二、侦察与探测装备
在地下空间环境中行动,侦察和探测装备需要具备高精度的定位和识别能力,以便确定障碍物的位置和性质。这可能涉及到各种传感器、摄像头和其他侦察装备的开发和应用。
与侦察探测相关的需求多种多样,通常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便携性和坚固性。由于地下空间通常非常曲折复杂而且难以进出,所用装备都需要足够地小巧而且坚固,以便在各种地形和环境中使用。第二,探测能力。所用侦察探测装备必须能够探测到地下空间的位置、大小、形状,以及其中可能存在的物体及其结构。这可能需要具备精密的传感技术和数据分析能力才行。第三,多功能性。所用侦察探测装备需要适应各种任务需求,例如探测管道、定位物体、测量深度等。第四,高可靠性和耐用性。由于地下空间环境可能充满多种挑战,所需侦察探测装备应当具备高可靠性和耐用性,就是“皮实”,能够在各种恶劣条件下正常运行。第四,实时数据处理和分析。所用装备系统应当能够实时地处理和分析收集的数据,以便在地下空间环境进攻作战行动中提供及时的信息,以支持决策、指挥和行动。第五,抗干扰能力。所用侦察与探测装备,还应当具有克服地下空间环境的各种挑战,例如信号干扰、地形复杂性、障碍物等能力。
三、精密武器系统
针对地下目标,需要发展精密的武器系统,如激光、微波、高能射流等新型的打击手段,以便对敌进行非破坏性打击(非全面实体摧毁)。
这些武器系统需要具备高度的瞄准和打击精度,同时能够适应地下环境的特殊状况。一是高精度打击能力。地下空间环境通常具有坚固的防护和隐蔽性,使得常规武器系统难以对其造成有效的破坏,需要发展高精度打击武器系统,如高精度导弹、激光武器等,以便对其进行精确打击,造成最大程度的破坏和杀伤。二是侦察和探测能力。地下空间的复杂性和隐蔽性使得作战目标难以被发现和定位,这就需要发展高效能的侦察和探测装备,如红外探测器、地下雷达、声呐等,以便在复杂的地下环境中对目标进行精确定位和识别,为攻击武器提供可靠的目标信息。三是地下穿破(穿透)能力。攻击地下目标需要穿透厚实的土石和混凝土防护层,这需要强大的穿透力,需要发展具有地下穿破(穿透)能力的武器系统,如穿地弹、深钻弹等,以便在短时间内穿透坚固的防护层,对目标造成直接的打击。四是全方位攻击能力。地下空间进攻作战行动中,需要从多个角度和方向对目标进行攻击,以最大程度地分散敌方防御力量,这就需要发展全方位攻击的武器系统,如多方向部署的导弹、无人机等,以便在多个方向对目标进行同时攻击,提高作战效果。五是快速响应能力。地下空间进攻作战行动,实施快速有效地应对敌方行动,需要发展具有快速响应能力的武器系统,如快速部署的防空导弹、高机动性的战斗机器人等,以便在短时间内对敌方行动作出反应,保障作战行动的有效性。
四、地下通信与导航装备
在地下空间环境中作战,通信和导航装备的性能对于作战行动至关重要,需要开发高性能的无线通信和导航装备,以便在地下环境中进行准确的定位和通信。
地下空间进攻作战对地下通信与导航装备的需求很高,在地下环境中,由于信号难以穿透厚实的土壤或岩石,传统的通信装备往往无法正常工作,这就需要使用特殊的地下通信装备,如地下无线电、地下光纤等。这些装备必须具备强大的穿墙能力,能够在复杂的地下环境中传输信号才行。
此外,在地下进攻作战行动中,导航装备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地下环境复杂多变,容易迷失方向,因此需要使用具备高精度的地下导航装备,以确保部队能够迅速地找到目标并取得胜利。
五、机器人与自动化技术
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地下空间作战行动的效率和安全性。例如,可以开发专门的机器人探测器来代替人工探测,或者使用自动化装备进行挖掘、运输和清理等任务。这已经是人所共知的事情了。
在地下空间进攻作战行动中,机器人与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其一,侦察与探测。机器人可以用于侦察和探测地下设施、地道等。它们可以在复杂的地形和恶劣的环境下正常运作,能够发现人类难以发现的情况,及时提供情报信息,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敌方态势。其二,坑道清理。在进攻地下设施时,机器人可以用于清理坑道、地下通道等,以便使得后续的进攻行动更为顺畅。清理工作可能包括排除障碍物、拆除陷阱等。其三,实时通信。在地下环境中,通信可能变得极其地困难,但是机器人可以作为中继站器,提供实时的战场信息。通过机器人,地面部队可以了解地下战场环境及相关行动情况,及时调整作战策略。其四,战斗支持。在需要的时候,机器人还可以提供战斗支持,例如通过投掷弹药、运输装备等方式支援进攻作战行动。其五,地下导航与定位。机器人的自动化技术可以帮助实现更精准的地下导航与定位,这在复杂的地形和恶劣的环境下尤为重要。
需要提请大家注意的是,这些只是一些有限的应用,可能挂一漏万,实际应用应当根据具体的战场环境和战术需求进行调整和改进。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地下战场环境或密闭空间环境情况时,机器人与自动化技术的实际运用,还需要结合人类的判断和决策。
六、三维打印技术
三维(3D)打印技术在地下空间环境作战行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最为重要的是,可以使用三维打印技术来制造临时掩体、加固结构或工具等,以适应地下环境的特殊需求。
三维打印技术在地下进攻作战行动中还可以发挥一些潜在的应用:一是打印地下结构。使用三维打印技术可以创建复杂的地下结构,如通道、掩体或储藏室。这可以提供一种快速、高效的方式来创建所需的防御工事或隐藏点,尤其是在敌方占领区内。二是快速打印武器和工具。根据需要来打印特定的武器或工具,例如定制的刀具、瞄准镜、攀登装备或其他特种部队所需的专业装备。三是打印医疗用品。有资料表明,在地下空间战场上,往往难以及时获得某些特定的医疗用品,通过三维打印技术,就可以现场制造这些必需的医疗用品,如绷带、夹板或手术工具器材。四是打印通讯装备。一些材料认为,通过三维打印技术,还可以制造出定制的通讯装备或零件,如无线电、夜视镜或其他特殊通讯工具。五是打印能量装备。理论上讲,可以打印电池或太阳能充电器等,以便帮助部队在地下保持通讯和设备运行。六是打印导航工具。有专家学者设想,可以打印定制的指南针或其他导航装备,以便帮助部队在地下迷宫中找到方向。此外,还可以打印食物,通过三维打印技术生产出营养均衡的食物,这对于长期地下逗留或执行隐蔽任务的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当然,这些都是可能的应用,有的还不是现实,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验来验证这些想法的可行性。应该说,三维打印技术在许多领域都有潜力可挖,但是将其应用于地下进攻作战行动时,还需要考虑到许多其他因素,例如打印材料的耐久性、安全性以及操作的隐蔽性等。这也是我们研究的价值所在。
新光电
长按二维码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欢迎《应用光学》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