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诗人张耒有诗云:“遥知涟水蟹,九月已经霜。筐实黄金重,螫肥白玉香。”中秋,正是螃蟹膏香肉嫩之时。团圆之夜,围炉小聚,吃月饼,饮桂酒,赏明月,品蟹黄,金风送爽,菊桂飘香,月圆花好,怡然自得。
中秋佳节,在享受“海馔糖蟹肥”的美味时,切莫恣情纵饱,需科学食蟹,免致伤身。
挑螃蟹要“四看”
雌蟹和雄蟹的成熟时间不同,雌蟹在农历八、九月时性腺成熟,而九月过后雄蟹的性腺成熟,滋味营养最佳。
蟹属阴寒,不宜过食
螃蟹具补骨髓、利肢节、续绝伤、养筋活血之功,有滋补作用。不容忽视的是,其性寒凉,只可补阴滋液,极易伤中败阳。《本草求真》载“螃蟹一物,最属阴寒”。平素喜热畏寒、肚腹易痛,大便溏薄,体质阳虚者不宜食用。即使阳气壮实之人,亦不宜贪恋美味,过食令人伤脾吐泻。李时珍云:“饕嗜者乃顿食十许枚,兼以荤膻杂进,腹痛吐利,亦所必致。”建议一般一餐食一到两枚,一周食蟹三次以内为宜。
紫苏配蟹,去腥散寒
将紫苏叶铺在蒸笼上,开火后将螃蟹放到紫苏叶上,蒸15分钟后即可食用。在蒸螃蟹时放几片紫苏叶进去,不仅能去除螃蟹的腥味,还能调和寒凉之性,避免因中“蟹毒”,引起腹泻、呕吐等症状。
吃完蟹,还可以适当饮一杯姜糖桂花茶,同样有解表散寒的作用,避免脾胃受寒而引起不适。脾胃虚寒者食用蟹后可能会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所以应慎重服用。
生蟹禁食,隔夜亦忌
生蟹中含大量致病菌与寄生虫,食之易引发虫毒感染导致胸痛咳血。死蟹及隔夜蟹亦禁食,因蟹中富含组氨酸,死蟹及隔夜蟹中组氨酸被分解成组胺,可诱发过敏反应。且随着螃蟹死亡时间延长,组胺及毒素积累增多,食之极易中毒。对组胺过敏的人若不慎服用,可能在10分钟~3小时内出现症状,如脸颊泛红,胸部以及全身皮肤潮红和眼结膜充血,还有头痛、头晕、胸闷、全身乏力和烦躁等,应及时就医。
螃蟹吃不完怎么办?
螃蟹一次吃不完,可以养几天。将活蟹放在一个开口较大的容器里,放些清水和打碎的鸡蛋,容器口用棉布盖上,挡住光线,防止螃蟹爬出。同时,螃蟹吸收了鸡蛋中的营养,蟹肚壮实丰满,吃起来也会格外可口。
此外,如果不慎被螃蟹夹伤,要立即用水冲洗伤口,并用碘伏消毒,如果伤口红肿不消、流血不止,应及时去医院处理。紫蟹霜肥秋纵好,莫因贪恋惹是非。中秋佳节,科学食蟹,才能充分享受美味,莫因过食、误食而损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