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接近尾声,各家面板厂都在紧锣密鼓地制定2024年的生产计划(BP)。在市场需求持续承压的背景下,面板厂对明年的规划显得相对谨慎保守。
图一:各家面板厂23年出货预测及24年BP规划
陆厂:维持规模,加速大尺寸化进程。 BOE:明年规划约57M,规模维持,增加大尺寸供应,65&75寸规划量提升,40寸产品布局40+23.6MMG及40+60MMG方案。 CSOT:明年规划从50M下调至48M,聚焦中大尺寸,t9 50寸产品供应增加,大尺寸供应同步增加。 HKC:明年规划38M,明显收缩,大幅调减32寸供应,65寸及以上供应几乎翻番,大尺寸化趋势明显。 CHOT:在产能稳定下,计划收缩32寸产品供应,提升超大尺寸产能,增加85寸及100寸供应,明年规划量约15M。 台厂:在VD采购策略调整下,明年出货将进一步增长,但由于产能分化,策略不同。 INX:在产能调配影响下,明年规划约36M,供应量收缩,计划新开86寸产品供应LGE。 AUO:在主要客户订单加持下,目标规模维持且超大尺寸供应成长。 Sharp:明年规划约19M,SDPC根据需求合理增加产能,预计年中产能提升10-20K Sheet/M,全年供应量约10M,SDPJ应VD需求新开65+32MMG方案,供应量快速增长。 韩厂:随着与创维并购案的中止,经营压力加大,已宣布回拉部分停滞的TV产能。 LGD:明年规划15.5M,近乎翻倍成长,广州工厂及韩国P8均有TV产能回升规划,广州工厂计划12月投片提升至125K,24Q2回拉至180K/M。 值得注意的是,LGD的BP在短短两周内由16.5M下修至15.5M,反映出在与创维谈判中止后,LGD急于确定明年规划的心态,同时也表明BP仍可能根据经营状况及客户采购需求持续调整。 回顾LGD一年来决策的变化,可以看出每一个策略背后都是深思熟虑后的行动。在巨额亏损下,LGD大幅收缩亏损的LCD业务,宣布P8 LCD TV停产、广州工厂关闭phase1,产能减半。
图二:LGD财务状况梳理
在断臂求生的背景下,即便OLED手机业务获利可观,但整体亏损率仍在扩大。今年3月,LGD不得不向LG集团内部借款1万亿韩元用于现金流周转,但对LGD而言,这只是杯水车薪,24Q2现金流再次转负。财务压力迫使LGD做出出售广州工厂的决定,但与创维的谈判战线无限拉长,相关事宜已中止。 在短期内无法确定广州工厂归属的情况下,LGD必须加紧确定明年的经营目标。在VD采购策略调整、希望增加LGD采购量以及头部面板厂按需定产、面板价格已来到盈利性以上的情况下,考虑到广州工厂主体折旧已完成,虽BOM及管销研费用高于大陆面板厂,但减少了折旧压力的广州工厂Q3已实现盈利,LGD希望在保持盈利的情况下扩大出货规模,获取更多正向现金流入,缓解财务压力。 然而,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今年2月以来的价格上涨,是头部面板厂从满产满销转向按需定产、放弃部分市占率换来的结果。当下终端需求不佳,主要品牌Q4持续减量,头部面板厂再度减少投片以期望稳价,此时LGD产能的快速回拉,虽物量增加仅占全年规模的3%左右,但可能成为影响行业走势的关键因素。
图三:以往LGD的稼动调整比大陆面板厂更为迅速
我们认为,LGD无论是决定出售广州工厂,还是当下决定回拉广州及P8工厂的投片,都是为了改善自身经营状况。因此,如果广州工厂产能回拉导致头部面板厂再度转向满产满销重塑产业格局,在此背景下,面板价格的迅速下行,并不符合LGD自身的核心利益。回顾以往,LGD在经营亏损时,却是率先减少投片以降低亏损的先行者。因此,LGD的产能回升将是“理性的动态调整”,而非“快速的线性回升”。尽管目前全年规划15.5M,但最终在谨慎动态调整以确保盈利的背景下,预计全年出货量将落在13M左右。 或许,LGD对产能回调可能导致的复杂局面和潜在的价格下行带来的经营风险已有预见,快速明确的回调计划以及接近翻番的出货计划,可能是为了吸引业界关注,以达到原本9月底就应实现的战略目标。 免责声明: 本文章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及应用建议。本平台上部分文章为转载,不用于商业目的,如有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告知我们,我们会尽快处理。对此声明拥有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