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文章中对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群(简称Bcc,下同)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包括Bcc的归属、生存环境、危害等等。通过这些介绍,相信大家对Bcc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文章末尾提出了三个问题,这期将为大家一一解答这些问题。
Bcc可能存在的指示特征是在 BCSA 上生长带黄色光晕的绿棕色菌落或被粉红色区域包围的白色菌落。不同鉴定方法能达到的鉴定水平是有差异的, Bcc可参考的标准方法,包括《SN/T 4684-2016 进出口化妆品中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检验方法》、《SN/T 4485-2016 进出口口腔清洁类产品中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检验方法》、《USP <60>非无菌产品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群检查》,这三种方法均为选择性培养,适用于菌种的初步鉴定。如果要具体甄别到属于Bcc的24个菌种中的哪一个,需要进行深一步的基因序列鉴定及分析。
对于Bcc的防控,我们先看看Bcc的生长习性。Bcc广泛分布于土壤、潮湿环境、水环境(包括湖泊、饮用水、纯化水、水管道等)、植物的根周外等,在自然界中是很常见的,而且对营养需求较低,能在蒸馏水中存活数月,容易在生产用水中驻留并形成生物膜,这也是近年很多产品被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污染发生频率快速上升的原因之一。根据Bcc的生长习性,结合工厂防控要求(人、机、料、法、环),化妆品及湿巾工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防控:
- 工厂消杀管理制度及流程设计有无缺陷环节;
- 人员、机器、原料、环境等清洁及消毒是否存在不到位,管理是否有欠缺;
- 水系统设计(比如:死水中更容易产生生物膜);
- 生产用水控制如何,是否定期维护,是否能达到净化要求等级;
- 对关键产品表面和设备处理程序的验证或环境监测是否合理;
- 微生物测试及分析是否及时、全面。
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对生产用水的微生物质量控制。
除了上述Bcc防控措施,在进行工厂消杀时,有没有抗抑菌剂数据可以参考?研发产品配方时,选用什么体系更好的预防和保护产品呢?我们继续往下看!
我们从文献中也见到过消毒剂及不同温度热水对Bcc的杀灭作用。比如暴露于0.5%洁尔灭15s内、0.1%烷基二氨基乙基甘氨酸1min内,菌悬液中Bcc生存率降到0.001%或更低;暴露于0.1%洁尔灭或0.5%葡萄糖酸洗必泰60min后,存活率降到原来的0.1%;暴露于65℃及以上热水中15s后,菌悬液中的Bcc即可被杀灭。除上述文献数据,我公司微生物实验室利用自身优势,持续对该菌进行研究。下面分别以化妆品相关的微生物试验以及我司实验室的常用菌株B.c(即ATCC 25416)以及受洋葱菌污染的产品为例,通过抑菌环试验,评估不同的抑、杀菌剂对B.c的功效,从而更好地指导工厂进行防控。
备注:1、抑菌环试验是利用抑菌剂不断溶解经琼脂扩散形成不同浓度梯度,以显示其抑菌作用。抑菌环大于7mm,则有抑菌作用。2、参考方法:《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2.1.8.2抑菌环试验3、产品污染菌*指从客户受污染产品中分离出的菌群(经菌种鉴定,包括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伯克霍尔德菌属等)→ 从以上抑菌环数据中可以看出,目前常见的抗、抑菌剂对B.c都是有抑制作用的,其中桑普® BC(苄索氯铵)、桑普® LPC(月桂基吡啶氮鎓氯化物)、桑普® CHD-G(葡萄糖氯己定)的效果都很不错。在湿巾配方研发中,可以选择加入这些杀菌剂,增强产品对B.c的防控作用。→ 像过氧化氢、酒精这类常用于环境消杀的产品,对B.c的抑制作用也很明显,在抑菌环试验中75%酒精的平皿甚至已接近透明,如图6所示(实验室数据)。所以在工厂日常消杀工作中,可以选择这类产品进行消杀工作。
Bcc这么可怕吗?那我们岂不是很容易就被感染了?放心吧!一般健康人并不是Bcc的菜,接触到了也不一定会感染。就像上期谈到的,Bcc是一种条件致病菌,主要在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中引起疾病。易感染的特定人群包括老年人、幼儿、癌症患者、孕妇和慢性病患者。Bcc很少引起健康人的呼吸道感染,这是因为健康人的气道黏膜纤毛功能是正常的,可以将Bcc从呼吸道中排除。
我们通过两期内容,对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群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包括它的归属、生存环境、危害、鉴别、防控等等。相信大家对该菌已经有了很全面的认识及了解。如有其他问题或了解更多,可联系对应地区销售经理进行咨询!
===========================
参考资料:
CIDPEX
举办地区:江苏
开闭馆时间:09:00-18:00
举办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00号
展览面积:80000㎡
观众数量:40000
举办周期:1年1届
主办单位: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