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起航,共创未来
2023年11月18日,中国自动化大会“可持续制造调度与智能运维”专题论坛在重庆顺利召开。论坛吸引了来自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共同探讨了可持续制造调度和智能运维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论坛嘉宾合影
本次论坛以“可持续制造调度与智能运维”为主题,在面向可持续的调度优化、基于机理和数据的设备故障诊断等方面围绕当前最新理论与技术开展深入的研讨交流。在当今资源/能源、环境/生态、合作/竞争等问题日益突显的背景下,结合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本次论坛为探索面向可靠性和可持续的系统运营管理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手段,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
论坛共邀请了学界和业界的资深学者专家7人作特邀报告,交流最新学术研究和技术攻关成果。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副理事长、青岛科技大学副校长李少远教授出席论坛活动并致开幕辞,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同济大学乔非教授和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北京交通大学董海荣教授担任论坛共同主席并分别主持了论坛报告。
李少远教授致辞
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IEEE Fellow、南京邮电大学岳东教授在本次论坛上作了“城市复杂地下管网智能感知与主动运维关键技术”的报告。他介绍了团队围绕城市复杂地下管网感知与运维难题提出的关键技术,并展示了研发的装备和系统在实际监测中的应用效果。
岳东教授作报告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刘汉部长分享了“列车控制技术创新与实践”的报告。他指出,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5G通信等前沿技术的飞速发展,列车的智能化水平将显著提升,安全性和可靠性也将大幅提高。他从发展历程、创新实践和未来展望三个层面探索了先进技术在智能化列车中的应用。
刘汉部长作报告
山东科技大学钟麦英教授分享了“基于数据空间投影的动态系统故障检测问题研究”的报告。她介绍了针对受多源扰动影响的复杂动态系统的故障检测研究进展,包括基于Krein空间投影的离散时变系统故障检测、基于数据驱动的鲁棒故障检测和面向稳定核空间投影的故障检测。
钟麦英教授作报告
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同济大学乔非教授在可持续调度协同优化方面进行了报告分享。她指出,在资源、环境和社会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可持续制造调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她介绍了可持续制造调度的评价体系、多元制造要素的协同决策以及新型技术下的混合智能算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乔非教授作报告
清华大学何潇教授作了“动态系统的主动故障诊断技术”的报告。他强调现有故障诊断研究成果多是在被动框架下取得的,而主动故障诊断技术利用额外设计的辅助信号对系统进行激励,可增强特定故障的可诊断性。他介绍了课题组在该方向上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探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何潇教授作报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宋海锋作了“列车自主运行智能感知与控制”的报告。他指出,列车运行的智能化、自主化是提升运行效率的重要方向。他介绍了列车自主运行中的智能感知与运行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
宋海锋副教授作报告
浙江大学杨秦敏教授作了“面向清洁能源利用的数据智能驱动技术研究”的报告。他指出,我国双碳目标和能源战略要求更多的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形式,并实现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并入能源网络。他介绍了通过工业人工智能领域的理论和技术进展提高海上风电机组群运行效率和运维可靠性的新方法。
杨秦敏教授作报告
这次专题论坛为学术界和产业界搭建了一个广泛交流的平台,推动了可持续制造调度与智能运维领域的科技创新和实践。
END
往期文章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95号
邮编:100190
电话:010-82544542(综合)
010-62522472(会员)
010-62522248(宣传出版及大赛 )
010-62624980(财务)
010-82544541(学术活动)
传真:010-62522248
邮箱:caa@ia.ac.cn
中国自动化学会新媒体矩阵
喜欢的话点击在看哟~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