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工信厅网站日前就《山东省无人机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根据该征求意见稿,到2025年,山东全省无人机产业生态不断完善,具备山东特色的无人机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全省无人机制造业持续加快发展,无人机综合管理服务、文旅新业态等创新发展,全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培育10家左右产值过亿元龙头企业,培育100家左右“创新型中小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等优质企业。
作为装备制造业大省,山东无人机产业具备较好的制造基础,但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产业规模、创新能力等方面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近年来山东各地都在探索发展无人机产业。特别是滨州市,依靠山东航空学院的专业技术和人才优势,提出打造我国东部无人机产业集聚区,辐射东北、华北、华东等区域。
根据征求意见稿为抢抓无人机产业发展机遇,山东将重点实施创新能力提升、优质企业梯次培育、应用场景拓展、产业集群发展、低空经济培育、合作空间强化、标准检测体系构建等七大行动。其中,支持有较好产业基础的市、县(区)规划建设无人机产业园区,以开放合作形式,建立技术应用交流平台、新产品新技术演示验证中心,支持打造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试验区)等。充分发挥济南、青岛、济宁、日照、滨州等地在产业配套、协同创新、示范应用、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基础优势,支持联合创新,打造“研发+制造+服务+应用”的产业链,支持具备条件地区创建无人机特色产业集群。鼓励省内产业聚集区加强与无人机制造龙头企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水平高校院所对接合作,积极争取落户一批高端整机制造或配套项目。
此外,鼓励发展低空经济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支持低空应用基础设施建设,对公共类无人机起降、停放、气象监测等服务设施,鼓励地方政府给予支持。支持开发空中游览、编队表演等服务项目,开创空域媒体新兴商业模式,加快打造低空场景应用示范区,征集推介宣传一批无人机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优秀解决方案,丰富低空经济新业态。加强无人机产业链上下游联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质量水平,支持无人机企业制定团体标准、行业标准等,开展标准化项目建设,提升企业标准化水平。支持以山东航空学院为代表的无人机高校和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加快培育储备无人机专业人才。拓展无人机校企合作领域,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为专业院校提供无人机实践等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