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烹饪协会指出,今年春节期间,餐饮业线下消费场景如堂食等加快恢复,线上单品消费依然保持旺盛势头,餐饮业迎来了“开门红”。随着我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各地因时因势优化防控措施,餐饮业复苏势头明显,逐渐迎来复苏的春天。为了加速餐饮业复苏,各地纷纷出台政策刺激消费,支持餐饮业向好发展。我国餐饮企业目前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期。对餐饮业而言,转型升级意味着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发展模式和形态,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转变,从规模扩张向规模与效益并重转变,从高端餐饮向大众餐饮转型。
餐饮连锁行业洞察2024
餐饮连锁是一种发展模式,指餐饮企业通过连锁经营和特许经营的方式进行扩张。根据商务部发布的《特许经营管理办法》,连锁企业必须具备至少两家店铺运营一年以上才有出售特许经营权的权利。连锁餐饮是餐饮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的必然产物,是特色餐饮的一种发展模式。
中国大型餐饮连锁经营尤其是直营连锁业务发展势头强劲,快餐、送餐外卖、火锅连锁店、团体供餐发展迅速,连锁经营已经成为许多地区餐饮业的主导经营模式。中国连锁餐饮业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和大城市,但是向西部地区和中型城市渗透的速度在加快。
中餐连锁化发展依赖于菜品标准化,近年来我国餐饮连锁化率不断提高,一些大型餐饮连锁企业为保障原材料品质、统一口味标准、节省后厨烹饪时间,倾向于规模化采购预制菜。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等机构发布的《2022年中国连锁餐饮行业报告》显示,中国预制菜行业下游最大需求来自餐饮行业,销售渠道85%以上集中于商户端,小吃快餐店、连锁餐饮店、主打外卖的餐饮店、团餐等是预制菜应用的主要场景。
据了解,大型餐饮企业主要使用的是组配菜、半成品等预制菜,较少使用料理包型预制菜,采用的是“中央厨房+餐厅厨房”的双厨房模式。
县城餐饮品牌成消费新宠
“一线城市品牌下沉县城”的趋势正在悄然逆转,以蜜雪冰城、塔斯汀等为代表的县城品牌,正在成为一二线城市居民的消费新宠。美团数据显示,2023年1月至11月以来,闯入一线城市的县城头部餐饮品牌平均增速成绩亮眼,订单和用户数平均增速都超过了50%。
一线城市的年轻人成为了县城品牌的消费主力。美团数据显示,年龄段在20岁至30岁的用户为县城餐饮品牌消费中坚力量,上海成了拥抱县城餐饮品牌最为积极的一线城市。上海的各方面表现均位列一线城市第一——平均门店增速达225%、平均订单量增速达102%、平均用户数增速达94%,以及平均交易额增速达85%。
县城品牌的价格攻势,为一二线城市的餐饮竞争带来了新的变量。不久前,百胜中国官方表示为应对部分品牌的价格竞争,今年前三季度,肯德基的客单价已同比降低了5%。
蜜雪冰城、塔斯汀、华莱士等知名“县城品牌”,均被消费者视为“高性价比”的代表。北京某蜜雪冰城门店在美团等平台共上架了22个低价团购项目,单杯饮品价格区间围绕在3.2元至7.9元,其中,排名第一的某款柠檬水半年售出超出了1431万份。今年以来,美团等本地零售平台为门店上线了直播功能,与此同时,小红书、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上也陆续出现了本地门店的运营身影。
当前,不论是三四线还是一二线城市,都展现出追求“高性价比”的风潮,这对于县城餐饮品牌来说是进军一线城市的最好时机。
餐饮消费多元化
今年随着出行便捷度提升,各地采取多种方式刺激消费,消费者用餐需求的多元化愈加凸显。所以,在竞争激烈的餐饮红海中,又掀起了一轮创新波澜。有的餐饮企业选择“卷”sku,有些则选择了“卷”场景。
随着户外生活方式的多元化,大家的户外用餐需求也在持续增强,露营烧烤、火锅聚会等定制化户外餐饮服务受到了欢迎。今年夏天以来,海底捞在多地带来了小吃摊、露营火锅、天台火锅等“户外捞”新体验。
西贝集团表示,2023年业绩实现爆发式增长,营收预计将超过2019年的62亿元,创历史新高。今年上半年,海底捞餐厅客流量恢复显著。2023年中期业绩数据显示,上半年累计接待顾客超过1.7亿人次,客流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约18%;取得营业收入188.9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增长24.6%;净利润22.6亿元,创上半年业绩新高,已接近2019年全年净利润。
眼下,消费环境正变得越来越复杂。尽管全国消费市场逐渐复苏,但竞争压力也在不断增加,行业洗牌形势加剧。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及投资者能否做出适时有效的市场决策是制胜的关键。
参考资料:
CHINA HOTPOT EXHIBITION
举办地区:四川
开闭馆时间:09:00-18:00
举办地址:成都市天府新区福州路东段88号
展览面积:40000㎡
观众数量:60000
举办周期:1年1届
主办单位:中国饭店协会火锅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