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以来,渔业和水产养殖部门对全球粮食安全和营养的重要贡献日益得到认可。为扩大其贡献,需要在政策、管理、创新和投资方面加快转型变革,实现可持续、公平的全球渔业和水产养殖业。《2022年世界渔业和水产养殖状况》提供了该部门已经验证的最新统计数据,分析了该部门的国际政策背景以及为加快国际努力、支持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具有重大影响的举措和行动。本报告探讨了新冠疫情给渔业和水产养殖产量、利用量和贸易量带来的影响与后果。
全球水生动物产量统计
据估计,2020年全球水生动物产量为1.78亿吨,较2018年创纪录的1.79亿吨略有下降。
其中捕捞渔业产量9000万吨(51%),水产养殖产量8800万吨(49%)。
全球捕捞渔业和水产养殖产量分布
全球捕捞渔业和水产养殖产量
总产量中,63%(1.12亿吨)来自海水(70%来自捕捞,30%来自养殖),37%(6600万吨)来自内陆水域(83%来自养殖,17%来自捕捞)。估计全球首次销售总额达4060亿美元,其中捕捞1410亿美元,养殖2650亿美元。除水生动物外,2020年藻类产量为3600万吨(湿重),其中97%来自养殖,主要是海水养殖。
水生动物总产量中,超过1.57亿吨(89%)供人食用。其余2000万吨主要用于生产鱼粉和鱼油(1600万吨,占81%)。
全球水生动物食品利用量和表观消费量
1961年至2019年,全球水生动物食品表观消费量年均增长3.0%,几乎是同期世界人口年增长率(1.6%)的两倍。人均水生动物产品消费量每年增长约1.4%,从1961年的9.0公斤(鲜重当量)上升到2019年的20.5公斤。2020年的初步数据显示,这一数字略有下降,跌至20.2公斤。同一年,水产养殖产量占供人类消费的水生动物食品产量的56%。近几十年来,供应增加、消费者偏好变化、技术进步和收入增长是影响水生动物食品人均消费量的主要因素。水生动物食品仍然是世界上贸易量最大的食品种类之一,2020年有225个国家的贸易活动。不包括藻类在内,2020年全球水产品出口总量约为6000万吨(鲜重),价值1510亿美元。
全球水产品出口量和价值趋势
与2018年创下的6700万吨、1650亿美元的历史高位相比,出现大幅下降(出口额下降8.4%,出口量下降10.5%)。总体而言,1976年至2020年,全球渔业和水产养殖产品出口额(不包括藻类)的年均名义增长率为6.9%,年均实际增长率为3.9%(经通胀调整),而同期出口量年均增长2.9%。
2024年WorldSeafood升级启幕,将于8月28-30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浦东)再次起航! 携手同期歌华食材系列展会,满馆全开,洞察前端消费风向。预计将汇集来自40+国家及地区的4,000+展商及100,000+专业人士共同参与。展位火热预定中,欢迎咨询。
参考资料:
World Seafood Shanghai
举办地区:上海
开闭馆时间:09:00-18:00
举办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龙阳路2345号
展览面积:120000㎡
观众数量:107839
举办周期:1年1届
主办单位:中国渔业协会、全国工商联水产业商会、上海水产行业协会、上海艾歌展览服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