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间:2023年7月19日 08:30-11:00
地 点:重庆国际博览中心103号会议室
主持人:闫奎友 全国畜牧总站奶业与畜产品加工处处长
领导致辞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领导致辞
专题报告
- 09:00-09:20 奶牛养殖粪便管理的国内外发展趋势
杨兴明 南京农业大学 教授
- 09:40-10:00 畜禽养殖粪便处理与还田利用相关标准
刘海东 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环境管理与数据应用研究所 副所长/正高级工程师- 10:00-10:20 现代牧业养殖粪便管理全过程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绿色发展模式
- 10:20-10:40 养殖场减污降碳路径及碳交易产品开发
印遇龙,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首席研究员,长期从事畜禽健康养殖与环境控制研究。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农业农村部动物营养实验室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畜禽养殖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中国农学会微量元素与食物链分会理事长,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副会长,国家生猪产业技术创业战略联盟理事长,中国农学通报主编,Animal Nutrition 杂志主编。先后主持完成院、省、国家、国际合作科研项目30多项。在畜禽绿色养殖技术、非常规饲料原料高效利用以及养殖过程废弃物减控等方面带领团队发表高质量论文100多篇,H-index in Google Scholar 88,Number of citations in Google Scholar 26258次,自2011年以来,一直是汤森路透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入选者;主编中英文专著15 部;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奖一项。王子健,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担任生态中心环境水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863计划污染控制技术主题专家组副组长、资源环境领域专家组成员,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河流主题专家组组长,863化学品风险管理与控制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等。兼任生态毒理学学报主编,环境科学学报和10余个国内外核心科技期刊的副主编或编委。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SCI论文280余篇。参与制定国家标准3项,环保部标准11项。闫奎友,全国畜牧总站奶业与畜产品加工处处长,正高级畜牧师。主要从事奶业经济运行研究和奶业技术支撑管理,指导全国奶牛休闲观光牧场验收,负责全国DHI实验室管理等工作。曾兼中国饲料工业协会饲料原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宠饲料专业委员会委员,先后任全国畜牧总站(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信息中心主任、协会工作处处长、饲料行业指导处处长,负责全国饲料工业生产统计与预警监测工作。担任《中国饲料》《中国畜牧业》《饲料广角》杂志副主编、主编、社长等职务。张利宇,高级畜牧师,全国畜牧总站牧业绿色发展处处长。牧业绿色发展处主要承担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畜牧业“双碳”相关工作。参与拟定畜牧业绿色发展法律法规和发展战略、政策规划、标准和规范,组织重大问题调研,提出相关政策建议;负责畜牧业绿色低碳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以及农业农村部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的日常工作。曾任统计信息处副处长;主持参与多个课题研究,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合作奖1项。刘海东,博士,正高级工程师,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环境管理与数据应用研究所副所长,农业农村部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领域政策、规划等研究工作。吴建繁,博士,北京低碳农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组织和承担科技部“十三五”重大专项“种养殖业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与减排量化及核查关键技术研究”;主持完成了农业部有机肥生物发酵工厂化加工项目、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及果菜茶有机肥替代项目-碳减排量化评估等课题;主持完成了北京市科委重大科技专项“主要农产品高效、低排放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制定发布了种植和养殖企业及产品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指南、土壤固碳核算技术规范等6项地标、养殖场粪污处理项目温室气体减排量核算指南、农产品碳足迹核算指南及农业低碳企业评价技术通则等团标12项;分别获农业农村部丰收奖一、二等及北京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多次,荣获国务院及北京市政府 “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专家”称号。孙玉刚,现代牧业集团总裁。中国兽医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奶业生产管理领域资深专家。先后获得网易新闻2021年度最佳操盘手奖和中国融资最佳领袖奖、2022中国乳业行业发展突出贡献人物奖和中国奶业优秀工作者奖等。孙玉刚凭借敏锐的科技前瞻性及国际化视野,提出了“布局产业链,数智创新,做全球牧业引领者”的伟大愿景,在数智化建设、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稳固产业链安全、企业国际化战略等方面持续加大投入和研发力度,助力集团“五年领跑计划”实现。
董仁杰,博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工学院农业农村碳中和研究中心主任;农业农村部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农业农村部可再生能源清洁化利用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科技部生物能源科学技术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德国生物质能工程中心(DBFZ)学术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国际标准化组织沼气工程标委会(ISO TC255)主席,国际能源署生物能源沼气工程工作组(TASK 37)中国代表。长期致力于生物废弃物处理、生物质能开发与温室气体减排,主张生物废弃物处理“应气尽气”,通过减污降碳、能源脱碳和自然固碳创建零碳/负碳园区,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组织和承担各级课题2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300余篇、著作6部,制定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1项,获得奖励6项。吴根义,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领军人才。主要从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与管理研究与教学,近五年来在本研究领域先后承担了科技部、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和各级地方研究课题10余项,牵头制定《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畜禽养殖行业》(HJ 1029-2019)、《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畜禽养殖行业》(HJ 1252-2022)等国家标准3项,在各类核心期刊上共发表相关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5部、获国家专利6项,获国家“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二、三等奖各1项。杨兴明,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农业农村部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有机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有机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安徽、贵州、湖北、广西4省(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专家组组长、顾问(生态环境厅、农业农村厅),近10年相关技术先后2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7项,国际专利3项,发表论文64篇,主持和参加国家重点研发、国家863项目、科技支撑等19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目前在规模化养殖场粪便收集、发酵处理利用、养殖环境恶臭气体减控、粪水还田土地承载力测算等方面有深入研究,并形成工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