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献守正创新、面向未来的出版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他对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两个结合”进行总结,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全面系统深入阐述。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互相成就,让我们能够在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古籍工作做出重要论述,《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等文件推动古籍工作在新时代打开新的局面,总书记这次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是新的理论创新和科学指引,他强调“盛世修文”,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古籍出版将在新的历史使命下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将全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始终扎根典籍整理与古籍出版,“传承文明、服务学术”,不断推出适合时代发展的优秀图书和优质文化产品,做好两个结合,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做出新的贡献。
一是坚持“守正”。全面系统学习讲话精神,按照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要求落实工作。充分认识传世典籍系统性整理出版的重大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落实到典籍整理中去。
《永乐大典》是我国古代“盛世修文”的代表。古代大型文献的系统性纂修,都充分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连续、统一、包容等突出特点。《永乐大典》序中说:“尚惟有大混一之时,必有一统之制作……纂集四库之书,及购募天下遗籍,上自古初,讫于当世,旁搜博采,汇聚群分,著为奥典……名之曰《永乐大典》。”传世至今的大典嘉靖副本约400册800卷,不及原书的4%,散藏在8个国家和地区的30余个公私收藏机构。“存世《永乐大典》仿真影印项目”坚持不遗余力搜采,在各方支持下目前已累计仿真影印出版存世大典295册,约占存世总量的70%。
![图片]()
敦煌遗书保存了从公元5世纪初叶至11世纪初叶共600年间所写的文献,除汉文写本之外,还有丝绸之路上各个民族所使用的藏文、梵文、于阗文等语言文字书写的文献,这些是研究中古时代中国的历史地理、思想文化以及丝绸之路发展史的重要史料。“敦煌文献全集”出版已全面启动,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敦煌遗书(高清彩印版)首批出版成果将于今年年内推出。
二是坚持“创新”。新时代以来,古籍数字化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融合出版为有效利用传世典籍提供了新的平台。在国家古籍数字化工程支持下,国图出版社重点建设了“《永乐大典》高清影像数据库”“印谱知识与印章识别APP”等示范性古籍数字产品,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项目“中国古籍图典素材库”,从历代典籍中系统搜集整理10万张传统文化图像资源,规范著录、细致标引、合理分类,实现传统文化元素的新解析、再创作。当前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迅速,“数字人文”是学术界新热点,特别是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大学联合抖音集团共同打造“古籍智慧图书馆”,为古籍智慧化整理和服务提供了新路径。国图出版社也将努力在古籍数字化的智慧化服务、专题库与知识库的建设上作出新的努力。
![图片]()
三是坚持“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立足当下,就是做好“第二个结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总指引,在普及出版中寻找契合、做好结合。《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寻求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深度契合点,以当代眼光审视和解读古代典籍,借以育人、资政,更好地为今人所取、为今人所用。目前已累计出版70种(含科学出版社9种),计划于“十四五”时期完成百部出版。在传承中不断发展、与时俱进,推出反映时代特点的精品图书。2021年我社会同文物出版社推出新版《鲁迅手稿全集》,反映当代手稿学研究新成果、搜集整理新发现、研究编纂新水平、高清印制新技术,新版全集收录手稿3.2万余页,较以往出版物增加达44%,体现了“全”“精”“真”“新”的特点,受到学术界和社会的肯定。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时代提出的新的文化使命,对于古籍出版而言,一是古籍整理出版要充分体现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5个突出特性;二是落实好“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
![图片]()
在具体要求上,国图出版社重点做好几个方面。一是要体现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相适应,内容建设和核心永远立足中国实际、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是要体现“高质量发展”,出精品,坚持品位高端、品类丰富、品质优良,守底线、看高线。三是体现“时代性”,立足当下主流价值观,对传统文化“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大众化传播上适应现代传播规律,利用现代传播手段。我们将以《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的立体推广为抓手,让经典在新时代更好走进大众。四是体现“系统性”,做好统筹兼顾,路径多元立体,各方面都有其独特价值,都不可偏废。从古籍工作的各方面来看,处理好古籍的保护、研究利用与出版的关系,互为借鉴、互相促进;在古籍整理出版方面,处理好原生性保护与再生性保护的关系,处理好影印、点校、普及、译介、数字化之间的关系,做到齐头并进、各美其美,不厚此薄彼,不挂一漏万。“十四五”时期我们将扎实推进《中华医藏》和《中华再造善本三编》等重大出版项目高质量实施,圆满完成《全国古籍普查登记目录》出版,启动《中华古籍总目·分省卷》出版。五是“尊重规律”,既要抢抓机遇,又要遵循规律,专业人做专业事,持续投入、久久为功,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取得新成果、新成效。
![图片]()
(本文原载于《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23年7月7日第6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