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 “国际汽车内外饰供应链群”,请加微 ,备注内外饰+公司名称+姓名+职位+手机号。
人机交互方式与信息媒介
智能座舱用户体验设计趋势
无屏 / 基于已有媒介进行创新
物理交互 > 多点触摸交互(从小屏-大屏-小屏-无屏) > 智能表面
2023索尼与本田合作的车型AFEELA发布会
2023宝马DEE
个性化、情感化设计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兴趣爱好、驾驶习惯进行相关设置,最大程度满足千人千面的需求。
2022智己L7智慧大灯
2023宝马DEE
参数化前脸设计
随时车内交互往车外交互发展,智能表面和显示屏的设计将逐渐取代格栅;
情感、信息交互发展需要。
2022 Audi skysphere concept
2022 Audi urban sphere concept
2022 凯迪拉克Celestiq
2022 BMW-i-Vision
无感体验
生物识别是无感体验的最核心交互方式之一
指纹识别
人脸识别
姿体识别
虹膜识别
仪式感
让用户备受关怀与尊重
劳斯莱斯
高合Hiphi X
2022 奥迪 Actionphere
智能穿戴设备
利用智能穿戴设备如智能眼镜结合内车音响效果,打造多通道联动非同凡响效果
2022奥迪actionphere
Apple Vision Pro 2023
通过Canoo人机交互设计可以进步一步预测未来车机人机交互通道会往“可移动且分离式”自由形态方向进行发展,如:语音交互,它的输入端是用户;大屏智能手机,它替代车机液晶屏输入端,随着黑科技不断发展,如:DMS、主动交互技术、AR-HUD等技术不断成熟之后,未来10年车机人机回顾到原始状态无液晶屏,车身媒介成为信息媒介,未来车机媒介更多偏向信息显示媒介,信息输入端是用户、可移动并分离式媒介方向进行发展。
车内空间创意
主驾/副驾都有腿托,前后排座椅都可以折叠与平坦行车,方便在车上睡觉。
方向盘创新
方向盘创新,它打破传统方向盘外形圆形的束缚,它去掉方向盘上方,有效避免方向盘对前面的路况/仪表信息/AR-HUD信息遮挡。
方向盘信息显示从空间方面来划分两个区域,交互区域与信息显示区。方向盘周边已去掉多余的灯光调节/后视镜调节/雨刷调节/档位调节等物理按键,目前已成为行业趋势之一。
IVI娱乐信息创新(手机)
数字化方面创新,智能设备与手机互联,追求可分离式移动式创新,手机/PAD相当于之前的中控IVI系统,更加方便用户在车内/外进行对车辆进行控制。
大屏创新设计
为了满足用户对大屏 信息娱乐的需要,它通过可收纳的荧幕方式与手机投影技术进行实现。
变色玻璃
在紫外线下,可变色
元宇宙
利用AR、VR、MR=XR与其它黑技术打造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结合的用户体验。
多屏互联
高合
三星
内后视镜
智能表面应用
宝马 I Vision
2022宝马概念智能座舱
2022奔驰概念设计
多通道多模态交互
未来主流交互方式:语音交互+手势交互+生物识别+智能表面+已有媒介(AR-HUD/车窗/天窗)
物理交互趋势
物理按键向扁平化发展;少物理甚至无物理交互;触感式按键
图形化
百变空间创新
曲面屏应用
车外交互
特点:
通明材料应用、去中控化,座椅物理按键应用新感应式材料。
智能座舱趋势分析与总结
1.自然语言交互: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进步使得汽车HMI设计中的语音识别和语音交互功能更加智能化和自然化。驾驶员可以使用自然语言与车辆进行对话,控制各种功能,如导航、娱乐、通信等。这种交互方式提供了更直观、便捷的操作体验。
2.手势控制:手势识别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汽车HMI设计中。驾驶员可以通过手势操作来控制车辆功能,如调整音量、切换媒体内容等。手势控制不需要物理接触,提供了更直观、互动性强的方式来操作汽车系统。
3.增强现实(AR)显示:增强现实技术的使用可以将数字信息叠加到驾驶员的真实视野中。汽车HMI设计可以利用AR显示技术提供驾驶辅助功能、导航指引和实时信息,如车速、导航线路等。这种方式可以提供更丰富、直观的驾驶体验。
4.个性化和可定制化:汽车HMI设计越来越注重个性化和用户定制化。驾驶员可以根据个人偏好和需求调整界面布局、颜色主题、显示内容等。个性化设计提供了更个性化、满意度更高的用户体验。
5.可持续性和环保意识:随着对环保的度增加,汽车HMI设计也越来越注重可持续性和环保意识。界面设计可以提供关于车辆能源利用、能效评估和驾驶行为的反馈信息,帮助驾驶员更加环保地驾驶。
6.个性化和智能化:智能汽车用户体验设计越来越注重个性化和智能化。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和需求,个性化设置界面布局、显示内容、声音提示等。智能化技术如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可以根据用户的习惯和行为进行个性化推荐和建议。
7.自适应和上下文感知:智能汽车用户体验设计将越来越具备自适应和上下文感知的能力。根据驾驶场景、驾驶员的状态和环境条件等,智能汽车可以自动调整界面布局、显示信息和控制方式,以提供更合适和便捷的用户体验。
8.多模态交互:多模态交互是指利用多种交互方式(例如语音、手势、触摸)来与智能汽车进行交互。未来的用户体验设计将更加注重多模态交互的无缝融合,使驾驶员能够选择最适合当前场景的交互方式,提高交互的自然性和便利性。
9.跨平台一体化:智能汽车用户体验设计将越来越融合其他平台和设备。用户可以将智能手机、智能家居等设备无缝地与智能汽车连接,实现跨平台的一体化控制和互动。这样的设计趋势可以提供更加一致和方便的用户体验。
10.智能助理和情感交互:智能汽车用户体验设计将越来越强调智能助理和情感交互。智能助理可以根据驾驶员的指令提供相关信息和建议,并具备一定的情感交互能力,如理解驾驶员的情绪和情感状态,以提供更人性化的互动体验。
11.数据可视化和信息安全:智能汽车用户体验设计将注重将大量数据进行可视化呈现,使驾驶员能够清晰、直观地理解车辆状态、导航信息等。同时,信息安全也将成为一个重要的设计考量,确保驾驶员和车辆数据的隐私和安全。
-END-
免责声明
来源:普修科技,文中观点仅供分享交流,不代表本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您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进 “国际汽车内外饰供应链群”,请加微 或扫描二维码,备注内外饰+公司名称+姓名+职位+手机号。
参考资料:
IATW
举办地区:上海
开闭馆时间:09:00-18:00
举办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龙阳路2345号
展览面积:70000㎡
观众数量:35000
举办周期:1年1届
主办单位: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