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科能源在N型TOPCon技术上取得了显著成就,其N型TOPCon大面积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达到了24.76%,刷新了由第三方权威机构认证的全球组件最高效率纪录。此外,晶科能源在N型TOPCon的钙钛矿叠层电池研发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其转换效率达到了32.33%,远超同类叠层电池的转换效率水平。
就在不久之前,晶科能源宣布其182N型TOPCon电池的转换效率达到了26.89%,再次证明了N型TOPCon电池在电池到组件效率方面的连续突破,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未来最具成长性和持续竞争力技术选择的地位。
TOPCon太阳能电池简介
TOPCon太阳能电池,全称为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太阳能电池(Tunnel Oxide Passivated Contact solar cell),是一种使用超薄隧穿氧化层作为钝化层结构的太阳能电池。这种电池以N型硅基板为主,在电池背面采用湿法工艺制备一层超薄氧化硅的隧穿氧化层,并沉积一层厚度约20nm的掺杂的多晶硅薄层,二者共同形成了钝化接触结构,之后经过退火重结晶并加强钝化效果。
TOPCon电池生产工艺流程
TOPCon电池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制绒清洗、背面硼扩散制PN结、去硼硅玻璃(BGS)、碱抛、沉积制备超薄隧穿氧化硅层、背面扩散制备磷掺杂多晶硅层、去磷硅玻璃(PSG)、去绕镀清洗(RCA)、正面原子层沉积法(ALD)镀膜、正背面PECVD镀氮化硅减反射膜、丝网印刷、光/电注入、检测、包装。
根据工艺流程,可以将TOPCon电池生产大致分为三大环节,分别为表面处理、p-n结制备、表面钝化沉积镀膜。
TOPCon电池优势
TOPCon电池的制造工艺与PERT太阳能电池非常相似,制造商只需进行少量投资即可升级其现有生产线。大多数制造设备可以保持不变,这使得TopCon太阳能电池成为市场上已有的PERC/PERT光伏组件制造商的绝佳投资。此外,TopCon太阳能电池的技术门槛相对较低,易于推广和普及。其较高的效率,理论效率上限为28.2%-28.7%,远高于PERC电池的24.5%。此外,TopCon电池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可以与现有PERC产线兼容,降低升级成本。而且,TopCon电池的生产过程中,可以使用成熟的硅片作为基底材料,无需使用昂贵的CIGS或量子点材料,制造成本较低。
TOPCon电池行情向好
从近期发布的TOPCon电池产业链相关公司三季报来看,盈利能力持续攀升,营收及净利润同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晶科能源三季报显示,公司凭借在N型TOPCon领域的持续积累,实现营收851亿元,同比增长61.25%;净利润63.5亿元,同比增长279.14%;截至三季度末,公司已投产的N型TOPCon电池产能超过55GW,大规模量产平均效率达25.6%。预计第四季度组件出货量为23GW左右,同时N型占比进一步提升。
钧达股份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电池产品出货19.55GW(P型7.34GW,N型12.21GW),同比增长182.75%;实现营业收入143.8亿元,同比增长93.59%;归母净利润16.38亿元,同比增长299.21%。
捷佳伟创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64亿元,同比增长50.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2亿元,同比增长48.96%。
晶澳科技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99.8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6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7.6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5.62%。公司透露,截至2023年末,公司N型电池产能将超过57GW。
亿晶光电则表示,公司滁州10GW高效N型TOPCon电池项目进展顺利,预计四季度可达满产。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8.8亿元,同比增长18.8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02亿元,同比增长528.54%。
2023年伊始,TOPCon电池需求呈现井喷式态势,而产业链供给短时间内无法满足行业所有需求,导致TOPCon产品在未来较长时间内将维持高景气状态。据PV-InfoLink数据,2023年底N型TOPCon规划产能预计将超过450GW,N型TOPCon技术进入发展加速期,市场占有率也将进一步提升。据中信证券统计,2023年行业TOPCon电池有效供给量大约122.7GW,其中一线厂商出货92.3GW,而电池总需求预计将达到400GW以上,TOPCon电池供给稀缺性较强。
晶科能源曾表态:“2023年以来,全球光伏市场在产业链价格调整的背景下依然维持了较快增长,同时N型TOPCon已经逐渐成为新一代主流光伏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