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池回收

为您推荐电池回收相关展会

广州世界电池产业展-亚太电池展-亚太储能展
WBE
60000㎡
观众人数:4.5w
hot
1.5w人浏览
订阅

为您推荐电池回收相关资讯

暗访废旧电池回收生态调查:正规军为何干不过小作坊
“国内大约70%的废旧电池,都要从新乡过一遍。不管你要什么,我们都可以提供,只要价格合适!”河南省新乡市牧野区一家作坊的老板王华(化名)对暗访的上海证券报记者说。据他介绍,高峰时期(2022年碳酸锂价格上涨期间),当地从事电池拆解的小作坊有上千家,目前仍有数百家,可以提供产业链上的各种产品。 小作坊大棚里堆放的退役动力电池包 “小作坊”是指那种不具备回收拆解资质的小工厂,它们不仅没有环评证书,而且没有安全生产许可证和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部分小厂甚至没有进行企业注册登记。记者近期采访了解到,这种小作坊不仅仅存在于河南新乡,广东的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地,同样存在大量小作坊式的电池拆解厂。 小作坊仓库里堆放的黑粉 近年来,我国锂电池产业一路高歌猛进。作为绿色回收利用的关键一环,野蛮生长的电池回收产业令产业链各方颇为头疼。“大部分报废电池流向小作坊和处于监管盲区的梯次利用市场,正规回收利用企业基本上难以收到报废电池,大量高质量的回收产能处于闲置状态。”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此前如此表示。 记者调查发现,与正规军相比,小作坊拥有成本低、抱团作战、门槛低等“竞争优势”,但存在着环保、安全等诸多隐患,导致废旧电池回收领域“劣币驱逐良币”的畸形生态长期存在,亟待整顿重塑。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近期碳酸锂价格大幅波动,废旧电池回收行业的生态正发生剧变,应当抓住这个“窗口期”加速整治,促进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隐秘的小作坊“黑粉”生意 废旧电池都去哪儿了? “河南省新乡市牧野区新七街、纬七路周边10公里范围内,多个村庄有大量小作坊式‘黑粉’制造企业。”今年3月底,在寻访多日后,记者突然收到一条短信。没有更多的信息,电话回拨过去也没有接听,提供线索的人显得很谨慎。 从郑州出发,约一个小时车程抵达新乡市牧野区。乡村小道上,路边的油菜花开得正旺,偶有电动车或三轮车经过,外地人和外地车显得格外扎眼。 以买“黑粉”(废锂离子电池经拆解、破碎、筛分、热解、分选等工序得到的含镍、钴、锰、铜、铝和锂等金属及碳粉的黑色粉体)为由,记者以贸易商的身份,随机敲开了一户村民的大门。刚说明来意,对方立刻为记者指点路径——几百米外的一个蓝色大棚,那儿就有一家小厂。 从路边看,这家小作坊外部覆盖着普通的大铁皮棚,大门很宽,或是为方便车辆进出。但若非有人指路,外人很难看出这是一家小工厂。工厂的大门上还留了一道小门,敲门而入,一眼就看见散落在大厅里的几个报废电池包。 “我不打粉,现在碳酸锂价格天天下跌,这个行情,生意不好做。”老板罗先生很谨慎。他告诉记者,自己主要做电池的二次利用。 在另一位小作坊老板罗成(化名)的介绍下,记者见到了王华,一位在新乡当地“电池生意做得很大”的老板。从临街的一个小门进去,穿过一条巷子,打开一道铁门,再穿过一个院子,再打开一道门,就是王华的仓库。记者看到,仓库里堆放着数十个大编织袋,里面装的正是“黑粉”。 据王华介绍,他另有一家打粉的工厂,最近没有开工,手头的存货也不是很多,如果需要的话,他可以很快帮忙组织到货源。 记者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小作坊都没有挂牌,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极少数企业挂着“某某电池原材料厂”的牌子。老板们在交易前都会事先声明“不能开票”。 拆解再利用存多重风险 “你们在这里打粉,不怕出事吗?电池爆炸了怎么办?”离开王华的仓库,记者和罗成一路继续闲聊。 “小心一些就好了。也有出事的,之前有一个厂子炸了,人倒是没事,一个仓库的电池没有了。”罗成说。 锂电池包本身具有高能量,可能会发生短路、漏液等各种安全问题,进而可能起火或爆炸。记者暗访了解到,小作坊的生产环境和设备都相对简陋,操作方面也往往不太规范,拆解电池时存在爆炸、起火等安全风险。 不仅是拆解,锂电池本身属于危险品,储存、运输也都面临着较大的风险,由此引发的火灾事故并不鲜见。更令人担心的是环保污染问题,如废旧锂离子电池拆解不当,可能会造成镍、钴、锰等重金属离子污染、氟污染以及有机物污染。 “我们这里主要做(拆解)的前半段,不做湿法(化学分解),环保问题还算好。”罗成不愿意多谈这个话题。新乡另一位小作坊老板也说,当地对这块(环保)管得不是太严。 资源浪费也是一大问题,部分正规回收拆解企业还能再生利用的材料,小作坊没有能力处理只能当作垃圾处理,不利于循环利用。 但罗成坚称,自己和同行对各种材料分门别类后都卖出去了,对资源的利用已经做到了极致。王华则向记者透露,“黑粉”主要卖给国内几家知名的回收再利用企业,比如江西的某龙头企业,一度和他有过较深入的合作。 这与记者了解到的情况吻合。据了解,小作坊无法完成回收利用全流程,主要是进行预处理,提取后的材料主要还是由正规企业进行后续利用。 和安全、环保等方面的风险相比,另一重风险则可能直接损害消费者利益。 2022年9月,河北张家口警方公开一起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案,当地警方在捣毁的电池制假窝点现场查获假冒“南孚”电池15万余粒,涉案价值达50余万元。 据查,制作假电池的窝点就在河南新乡,并在新乡端掉制作假电池窝点1处、存放假电池仓库1处,陆续抓获制造、销售假“南孚”电池嫌疑人7名。 据了解,部分小作坊所谓的二次利用,就是把电池包拆开后,根据外形情况进行挑选或简单检测,然后更换一个包装后卖出去,下游包括儿童玩具厂家、小电器厂家等,如一些手持电风扇里的电池,往往就是梯次利用。 “你们需要什么样的电池,我们都有。”离开前,罗成对记者说。 “价高者得” 正规军干不过小作坊 新乡,为何能聚集如此多的电池拆解小作坊?他们又是如何拿到废旧电池的? “主要还是价格,你出的价格高,别人当然卖给你。”据当地一位从事废旧电池拆解的人士介绍,经过多年的发展,新乡一些小老板建立了一些回收渠道,并且大家很“抱团”,在抢货源方面有优势。他举例说,某个新乡的老板找到一批货源,可能要几千万元的资金,一个人拿下来很吃力,大家凑一凑,很快就能敲定。 事实上,新乡的电池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1950年,河南省第一家电池企业就建立在新乡。1956年,我国第一家二次电池生产企业国有第755厂也建在新乡。这里是国内种类最齐全的电池生产基地之一,曾是国内十大电池出口基地之一,被誉为“中国电源行业的黄埔军校”。 “他爷爷是做电池的,他老爹也是做电池的,到了他这一辈,还得靠电池。”聊天中,一位当地村民如此介绍他的伙伴。 同样是做废旧电池回收拆解和再利用,正规企业缘何干不过小作坊? “从回收端来看,我们还真没有他们敢出价。”华南地区一家拆解白名单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和正规企业相比,小作坊几乎没有环保投入,也不用缴税,家庭作坊也大幅降低了人力成本。 据了解,由于锂电池尚缺乏统一的标准,不同厂家不同车型的电池包结构不太一样,尽管有一批龙头企业在智能化拆解方面取得了技术突破,但综合优势并不明显,手工拆解仍是主要的作业方式。 同时,小作坊几乎没有环保投入,固定资产、生产成本等方面投入都很低。这也导致了小作坊的泛滥,一些小作坊甚至是家里面买一台破碎机,在自家院子里就完成了加工。 废旧电池的拆解,不仅仅在河南新乡聚集。记者采访了解到,广东的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地,也有大量“作坊式”的电池拆解厂。 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统计,目前流向白名单企业的退役电池只有不到25%,有75%的业务被“小作坊”以及尚未进入白名单的企业消化。另据高工锂电统计,正规渠道回收的退役动力电池仅占20%至30%。 “汰优存劣” 生态亟待改变 “劣币驱逐良币”的生态亟待改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如何整治电池回收产业的乱象,成为新能源行业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话题。 中创新航董事长刘静瑜建议,对电池回收体系进行顶层规划,由动力电池企业牵头,从产品设计源头制定电池回收路线,建立高效电池回收体系;制定回收过程的标准规范,确保回收低碳、环保、高效,并具备经济价值;优先支持具备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大数据管理能力、掌握低能耗零污染材料再生技术的动力电池企业进行产业化布局。 骆驼股份董事长刘长来调研发现,当前我国动力电池回收渠道不规范,大量的退役动力电池以“价高者得”的形式流向了非正规回收渠道,从而形成了正规企业产能不饱和运行、市场竞争“劣币驱逐良币”等扭曲现象。 天能控股董事长张天任提到,目前国内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竞争格局仍呈现“小、散、乱”的局面,行业发展存在电池流向管理难、电池回收价格混乱、无资质小作坊无序扩张等问题。 电池产业链龙头企业掌门人集体呼吁的一个背景是,我国已迎来第一批动力电池退役高峰期。根据动力电池平均寿命5年至6年测算,第一批商用新能源车用动力电池在近两年开始退役,2023年退役动力电池理论回收量有望超过30万吨,预计2025年将达到50万吨。《2022中国锂电产业发展指数》显示,从2021年开始,动力电池退役量明显增加,2022年退役总量为34.5GWh(27.7万吨),预计2025年后每年退役动力电池数量将达百万吨级。 退役电池流向情况 政府部门也一直在持续推动规范化回收利用。在3月1日国新办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就提出,要健全回收利用体系,加强智能化拆解等关键技术攻关,提升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水平。 来源:上海证券报 阅读推荐 Reading Recommendation 加入通讯录 加入联盟 加入协会 光储充大会 正负极材料大会 企业分布地图 展会咨询 咨询 孙宝成 电话 (同微信)
诚通生态携手威马汽车开展电池回收、电池银行项目合作
5月10日,为共同推进锂电池供应与回收、车电分离与电池银行等全新商业模式,中国诚通生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诚通生态)与威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马汽车)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诚通生态董事长梁明武、总经理马东及威马汽车创始人及董事长沈晖、集团副董事长冼大卫等出席活动。 2022年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源于新能源汽车的井喷,未来几年内动力电池也将迎来集中退役潮,动力电池回收产业一片蓝海。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30年动力电池回收量将超过440万吨,其中采用循环制造体系回收比例有望超过60%。 而车电分离与电池银行则是解决新能源汽车终端用户痛点的全新模式,具备降低终端用户购车成本、缩短充电时间、改善电池安全及延长电池寿命、提升电池残值等优势。 梁明武称,诚通生态聚焦发展锂电池循环利用业务、生态环保业务,致力于打造现代循环经济产业生态原创技术策源地和产业链链长。希望双方发挥各自金融资本和电池管理技术优势,共同推进电池银行项目,合力打造锂电新能源“第三极”。 沈晖表示,作为新造车势力圈层的头部车企及中国新能源(600617)汽车产业的创新者,威马汽车始终坚持正向研发,聚焦主流市场,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舒适便捷、高性价比的出行解决方案,与诚通生态的战略合作将进一步推进威马汽车愿景的落地。 新能源赛道风起云涌,需要全产业链的共同构建与创新为支撑,在碳中和、碳达峰以及绿色能源转型的契机之下,双方将通过一系列创新商业模式、整合多样化应用场景,推动双方合作尽快落地结果。 阅读推荐 Reading Recommendation 加入通讯录 加入联盟 加入协会 正负极材料大会 企业分布地图 展会咨询 咨询 孙宝成 电话 (同微信)
天奇股份推动锂电池回收项目落地
5月22日,天奇股份公告,近日公司与湖北省生态环保有限公司(下称“湖北生态”)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下称“本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聚焦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全面深化和拓展在锂电池循环再生产业及智能环保装备产业方面的合作。双方将通过加强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构建互利共赢的合作开发体系、共同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高质量发展。 公告表示,公司将充分发挥在锂电池循环再生领域的产业优势和湖北生态的属地资源优势,推动双方在锂电池循环再生领域的合作,实现锂电池回收综合利用项目的落地。锂电池回收综合利用项目合作包括锂电池拆解破碎、锂电池梯次利用、锂电池元素再生等,合作内容涵盖锂电池循环再生的各个环节。 据介绍,当前天奇股份正围绕六大渠道(电池生产商、电池应用商、电池银行、社会资源回收商、汽车后市场服务商、互联网及电商平台)开展锂电池回收体系建设。通过深度绑定电池厂、整车厂,共建锂电池回收循环利用产能、以多样化的合作方式打造“服务+回收”的商业模式,形成具有特色的锂电池服务及循环体系。 天奇股份2023年一季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49亿元。其中,公司锂电池循环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64亿元,占合并报表营收的35.24%。 阅读推荐 Reading Recommendation 加入通讯录 加入联盟 加入协会 正负极材料大会 企业分布地图 展会咨询 咨询 孙宝成 电话 (同微信)
新闻早知道|比亚迪再次回应“举报”争议;工信部召开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研讨会;成品油价迎年内第四涨
|文章来源:网络 |投稿\商务合作:请添加微信juyou 1、工信部召开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研讨会 2、成品油价迎年内第四涨,加50升汽油多花4元左右 3、安徽省将设立超千亿汽车产业链投资基金 4、大众汽车国内最大科创中心落户安徽合肥 5、富滤盛江苏工厂再次获评“2022年度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规模发展先进企业” 6、哪吒汽车全球总部正式启用 7、比亚迪再次回应“举报”争议 【工信部召开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研讨会】 近日,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在北京召开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研讨会,部分省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研究机构参加会议。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将加快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研究制定,强化行业规范管理,持续完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据悉,2014年以来,工信部、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多部门相继出台相关政策引导与支持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的发展,制定行业的目标规划和规范要求,推进废旧动力电池在备电、充换电等领域安全梯次应用,鼓励商业模式创新,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对接,引导各方高质量推进回收体系建设。【成品油价迎年内第四涨,加50升汽油多花4元左右】5月3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5月30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100元和95元。折合升价,全国平均来看,92号汽油、95号汽油、0号柴油每升均上调0.08元。【安徽省将设立超千亿汽车产业链投资基金】在“投资安徽行”系列活动启动大会上,安徽省发布《安徽省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建设方案》,提出到2027年,将安徽打造成为具有全球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智车强省”。安徽省发展改革委主任陈军表示,安徽省将组建汽车办,专职负责推动项目、政策等落地;5年累计安排200亿元财政资金,专项用于7大生态建设。还将设立超1000亿元的汽车产业链投资基金,并研究制定支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汽车产业集群建设若干政策,保障各项举措落实落地。【大众汽车国内最大科创中心落户安徽合肥】5月30日,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与合肥经开区签署协议,宣布总投资近10亿欧元的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落户安徽合肥经开区。据介绍,项目集整车研发、零部件研发和采购职能于一体,将成为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最大的科技和创新中心,预计于2024年一季度正式投入运营,员工规模近3000人。 【富滤盛江苏工厂再次获评“2022年度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规模发展先进企业”】5月30日,在江西省南昌市十字街道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暨园区创新提升大会上,富滤盛江苏工厂获评由中共十字街道工作委员会、十字街道办事处颁发的“2022年度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规模发展先进企业”的牌匾。此次是继富滤盛江苏工厂获评“2021年度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规模发展先进企业”后的再次获此殊荣。 【哪吒汽车全球总部正式启用】5月19日,据哪吒汽车官微消息,哪吒汽车位于上海普陀区的全球总部正式启用。除了具有战略规划、资源配置、决策制定、协调和指导公司全球业务等总部职能外,哪吒汽车的全球总部还包括“旗舰体验中心、智能研发中心、数据中心、服务中心”四大战略功能。 哪吒汽车方面表示,将借助上海的全球化发展底蕴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胜势,进一步深化哪吒汽车在汽车价值链的布局,让海内外消费者更加轻松享受到智能电动汽车新生活。【比亚迪再次回应“举报”争议】5月29日,比亚迪通过互动易平台回复投资者提问,明确表示比亚迪PHEV车型采用常压油箱也可以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并且对这其中的技术细节进行了详细解释,比亚迪DM-i是基于电动车平台设计的双电机串并联架构,实现了发动机和车轮的解耦(脱开连接),在EV模式下发动机可以灵活启动,燃油蒸汽可以进行自由脱附(抽走碳罐内油汽)。加上多控制单元的协同策略,以及对碳罐特性的深入研究,比亚迪自主研发了常压油箱的燃油蒸汽排放控制技术,能符合蒸发排放法规标准。比亚迪PHEV插电混动技术具备很强的智能化,控制系统具备实时监测及统计油汽蒸发量的能力,依据判定条件控制发动机的启动和脱附时间,可精准完成碳罐脱附,确保蒸发排放合规。 END 近期热文 · 5年增长了将近10倍,跨境电商成发展“新抓手”,企业怎样更好地打通? · 在“买什么”“怎么买”改变的方式下,直播电商是企业标配也是“助推器” · 对标“德国制造”,山东汽车配件制造产业略览 · 从跃跃欲试到剑拔弩张,车企的“抄袭门”刚消停,“举报门”又沸沸扬扬 · 德尔科杯·金翼奖进度来啦!近1000家企业17个汽配品类,角逐“最具竞争力品牌” · 荣邦李梅:摩擦行业的女性担当,带领荣邦走过20年发展之路 供稿专家: 陈光祖|刘金伟|杨明久|王勇军|王仲华|白坤|马林 |张杰|林琳|王晨阳|李嘉|任晓鸣|杜小龙|陈寿雄 |王昆|李松 |汪步东
正规军干不过小散户” 动力电池回收赛道诸多痛点缠身
“正规军干不过小散户,废品卖成奢侈品。”杨远(化名)是一位在工信部动力电池回收白名单里企业的负责人,他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一语道出当前动力电池回收赛道面临的“窘境”。 多位动力电池回收领域专家及企业负责人表示,我国动力电池即将迎来规模化退役期,而回收利用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问题日益紧迫,回收利用体系亟待构建完善。 处于发展初期 杨远表示:“作为正规回收企业,在处理电池方面始终将安全、环保等底线思维放在第一位,这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进而会提升成本。而小作坊在安全和环保方面投入较少,甚至没有投入。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采购原料招投标却往往是价高者得。作为一家正规企业,我们要考虑综合成本,因此在采购报价方面竞争力反而不如小作坊。” 杨远介绍,目前动力电池回收定价标准与大宗商品价格联动。如果高价回收动力电池,一旦碳酸锂价格大幅下跌,企业会面临很大风险。今年上半年碳酸锂价格大幅下跌,造成全行业亏损,很多企业出于风险管控不做了。动力电池回收价格风险管控工具很重要,但目前市场上几乎没有。 另一位从事动力电池回收业务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动力电池即将迎来规模化退役期,而我国回收利用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 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动力电池累计退役量超过35万吨,预计到2030年动力电池退役量将达到300.1万吨。 “当前,动力电池回收产业格局比较混乱,各种玩家纷纷进入。”天能集团新材料事业部总裁崔星星表示。 尽管各方企业加速进入,产能提升较快,但正规企业回收成本高、盈利难。记者了解到,目前动力电池回收网点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汽车销量较高的区域,如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部分地区网点密度较高,资源配置不合理,网点重复建设成本高,存在非规范运营情况。”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逢春表示。 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王震坡表示,动力电池回收和梯次利用需要完善的标准体系,现有的标准体系无法满足动力电池回收和梯次利用产业链要求。 重视大数据赋能 产业链上下游信息不对称导致一系列难题。“电池的健康状况就像一个黑盒,拿到一块电池该如何利用?”王震坡说。 多位动力电池回收领域的专家认为,大数据赋能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和数字化管理能力提升尤为重要。 王震坡表示,利用大数据,可以给每一块电池、每一组电池设立简历,并对电池应用过程中容量损失、状态、寿命等进行评估,可以大幅降低时间和人工成本。“全流程进行信息采集管理,从电池的入库、拆解、分选、重组、运营、再生,整个环节建立一个数字化管理平台,提高回收利用的数字化水平,并把溯源平台以及企业内部信息全面打通,全面共享。” 另外,动力电池在生产时并没有考虑梯次利用需求,电池的兼容性较低。对此,专家表示,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建设需要从顶层谋划,在前端就要考虑后端的回收利用。 随着大小玩家纷纷涌入动力电池回收赛道“掘金”,行业已进入一轮洗牌阶段。 “特别是去年11月到今年4月底,碳酸锂价格从每吨近60万元突然下降到20万元以下,推动行业进入一轮洗牌。动力电池回收赛道赚快钱的风口已经过去,重视战略布局和渠道创新的企业将占据有利位置。”崔星星说。 高效利用资源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持续扩大,动力电池产业呈现高速发展态势。 业内人士表示,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动力电池装机量不断提升,随之而来的将是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问题。废旧动力电池如果不能被妥善处置,会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和环保风险,并造成钴、锂等稀缺资源浪费,势必会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 动力电池“最后一公里”的高效利用有利于保障资源,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孙逢春预计,2023年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累计退役量为49.3万吨。王震坡认为,到2027年动力电池累计退役量将达到114万吨。 中泰证券表示,根据动力电池平均寿命5-6年测算,第一批商用新能源车动力电池2022年-2023年开始退役,预计2030年动力电池退役量将达到300.1万吨,按各类型电池单吨回收收入测算,对应市场空间为1485.33亿元。 对于企业未来如何提升竞争力,崔星星认为,渠道、技术、规模、资质、产品与客户、成本与毛利控制六要素缺一不可,只有六要素都过硬的企业未来才能成为赛道主角。 阅读推荐 Reading Recommendation 加入通讯录 加入联盟 加入协会 正负极材料大会 企业分布地图 展会咨询 咨询 孙宝成 电话 (同微信)
赢创加入电动汽车锂电池回收联合研究项目
1 EarLi项目旨在开发一种经济可行的锂回收工艺 2 赢创致力于开发针对锂回收应用的陶瓷分离膜 3 项目总预算超500万欧元,并获得德国联邦经济事务与气候行动部的部分资金支持 赢创宣布加入EarLi项目,参与研究从电动汽车电池中回收高纯度锂。该项目由ACCUREC回收利用有限公司牵头,联合了来自科学界和工业界的合作伙伴,致力于打通用于电池的锂在供应链中的循环应用。项目名称“EarLi”指从电动汽车废旧锂电池中提取和提纯单水氢氧化锂,并重新用于电池生产。项目周期预计三年,总预算超过500万欧元,由合作伙伴和德国联邦经济事务与气候行动部(BMWK)共同承担。 目前,镍、钴等金属已经可以实现高效回收,然而,锂的回收工艺仍面临多项技术挑战,回收再利用水平不高。赢创首席创新官Ralph Marquardt博士解释说:“全球范围内,研究人员都在寻找一种经济可行的方式,高质量地回收这种宝贵的电池原材料。赢创希望为此作出贡献,在推动电动汽车发展的同时,最大程度降低其对环境的影响。” 为此,EarLi项目将开发一项创新型工业级工艺,通过一种特殊的热化学工艺将电池材料混合物中的锂转化为可溶性化合物并提取出来,然后再通过电化学工艺,使用高选择性陶瓷膜将锂作为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分离出来。这种创新的膜工艺能够以经济、高效的方式分离出高纯度的氢氧化锂,从而实现电池中锂的循环利用。多年来,赢创致力于开发针对锂离子的选择性陶瓷离子导体,并将其作为分离膜应用于电化学工艺中。 ACCUREC是一家专业负责锂离子电池原材料回收利用的公司。ACCUREC总经理Reiner Sojka博士表示:“通过EarLi项目,特别是通过与赢创的合作,我们希望大幅缩短锂循环工艺链,实现电池的重复利用。”除了赢创,该研究联盟的其他合作伙伴还包括德国达姆施塔特应用生态研究所(Oeko-Institut)和德国亚琛工业大学IME工艺冶金与回收研究所。此外,欧盟出台的新规也将进一步推动该项目:从2027年起,电池中的锂和其他可回收原材料必须进行回收处理并循环利用。 关于赢创 赢创是全球领先的特种化学品公司,业务遍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2 财年,赢创销售额为185亿欧元,营业利润(调整后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达24.9亿欧元。我们超越化学的边界,致力于为客户打造创新型、高盈利性以及可持续的解决方案。赢创在全球的约34000名员工始终不懈努力,只为让生活变得日益美好。 赢创视亚太地区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以及创新的重要源泉,并为实现业务在该地区的持续增长而不断努力。2022财年,赢创在亚太地区的销售额达37.8亿欧元,拥有超过5000名员工及50多个生产基地。 免责声明 截至目前,在本新闻稿中提及或任何关系到未来的前瞻性声明中所做出的预测或期望,可能会包含某些已知或未知的风险及不确定因素。随着公司经营环境的改变,实际发展结果可能会与预期不尽相同。赢创工业集团及其集团公司不会为此新闻稿中所作的任何预测、期望或声明承担更新的义务。
星恒携手博萃  举行锂电池回收及材料制备项目开工!
8月16日上午,星恒新材料科技(滁州)有限公司携手苏州博萃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的萃星(安徽)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在安徽淮北高新区循环产业园,成功举行萃星锂电池回收及材料制备项目开工仪式,标志着星恒在推动废旧电池回收与循环利用的创新之路上持续进阶。淮北市市委书记覃卫国,淮北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方宗泽,淮北市政协主席、市委政法委书记钱界殊,淮北市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党组副书记汪继宏,淮北市市委常委、杜集区委书记姜颖,淮北市市政府副市长黄韡,淮北市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宋伟,星恒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首席技术官王正伟,星恒新材料科技(滁州)有限公司总经理余珉,苏州博萃循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研发总监刘刚锋等出席了仪式。仪式期间,市委书记覃卫国下达开工令。星恒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首席技术官王正伟在致辞中对项目做了介绍,并对淮北市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感谢淮北市政府给予的大力支持,在项目审批、政策申报、资金补贴等方面给予了很多的帮助,使得项目快速开工建设。废旧锂电池实现回收再利用,既有经济效益,也能增加核心资源供应,抑制原材料价格,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促进新能源加速普及。萃星循环将在新能源产业转型升级、绿色低碳等领域全方位与淮北加强合作,积极为地方提供投资、建设、运营等服务,深度参与淮北经济社会建设,为淮北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此次开工的萃星锂电池回收及材料制备项目,是星恒新材料携手博萃循环,共同探索动力电池材料循环回收和梯次利用的创新合作模式。项目在淮北总投资10.16亿元,年处理能力4万吨,全部投产后产值14亿元,其中一二期建设,占地88亩,建筑面积9.8万平,年处理能力2.6万吨,产值9.7亿元,提供就业岗位约150个。近年来,新能源产业发展迅猛,大规模的废旧电池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也是对金属资源的浪费。星恒电源作为星恒新材料的母公司,已深耕锂电池领域二十年,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家庭/商业储能、轻型电动车等新能源领域,全球累计销量超2600万组,拥有深厚的市场基础和强大的行业影响力,更需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让绿色低碳、资源循环利用这些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真正的落到实处。本次开工的项目,将打造世界首条锰基电池回收万吨级标准产线、首条千吨级锰酸锂/LFP正极片直接修复工业化验证线,并结合星恒的资源完成电池产品验证,实现电池回收第四代技术工业化可行性,实现废旧电池资源再生、电池边角料电池厂内部循环,成为锂电池行业首个实现电池组→电芯→材料→电芯→电池组完整闭路循环体系,完善星恒产业链布局,同时以“淮北回收基地”为起点,成为省内“电池回收中心”示范,覆盖华东地区、全国的电池回收网路。萃星(安徽)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将以项目开工为契机,在淮北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凭借星恒电源和博萃循环在新能源领域已有的技术和资源优势,搭建专业研发平台,扩大技术研发队伍,强化市场拓展,全面提升企业在循环回收行业中的竞争优势,建立起多种渠道、多种业务模式的锰基电池循环利用体系,提高对锰、钴、镍、锂等稀有资源的利用效率,充分发挥退役动力电池的剩余价值,共同探索动力电池材料循环回收和梯次利用的新起点、新模式,为加速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共建绿色产业生态贡献力量。
芯片国产化/印度投资/锂电池回收,透过热点看趋势
企业动态是市场走向的鲜活反映,ITES团队持续收集制造业大事件及走访企业的一手资讯,由「工创联早8点」即时发布。此外,特别打造「ITES WEEKLY」栏目盘点每周制造业热议话题,解码事件和现象背后最有价值的行业趋势! 热词狙击 #芯片国产化 #印度投资 #锂电池回收 芯片问题成为全国共识,甚至上升到国家层面 新一波的政策利好、市场供不应求,将引发芯片行业一波发展热潮,机器人对加快产能建设有重要意义,符合高速度、精度、洁净度的需求。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建议大规模使用国产芯片 徐直军认为,从计算产业的发展路径看,只有大规模使用才能拉动计算产业的进步和发展,而计算芯片要构筑在实际可获得的芯片制造工艺基础上,算力基础设施要构筑在可持续获得的计算芯片和生态基础上。 绕过制裁?华为海思供应芯片 海思正在出货中国制造的监控摄像头芯片,这是这家中国科技巨头设法规避美国长达四年的出口管制的一个新的迹象。另一边,华为麒麟芯片正独立探索在汽车数字座舱领域的应用落地,首款产品是麒麟710A,目前已经与比亚迪签订合作协议。 蔚来首颗自研芯片问世 芯片型号为 NX6031,号称业界首颗自研激光雷达主控芯片,中文名“杨戬”。越疆:新一代协作机器人CRA系列发布 CRA系列的A(Advanced)代表进阶,不仅在易用性和安全性大幅增强,还在效率上得到极大提升,更好地适应工业生产中的高速高精应用,进一步扩大了机器人的应用范围。 小编观点 01 协作机器人助力半导体行业产线升级是未来趋势。半导体行业包括了众多领域,在这些领域当中又有着很多复杂的工序,比如前期的晶体制造、中期的封装集成,还有后期的组装包装、运输等等。机器人在半导体生产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包括前道段半导体晶圆物料搬运,后道段晶圆盒转运、芯片弹匣搬运、托盘转运等应用场景。 02 以华为麒麟9000S芯片为代表的高端芯片的本土制造,意味着中国本土的芯片消费者们的议价权得到史诗级强化——厂商依靠独家技术获取超额利润的空间会被压缩,国内需要芯片来驱动自家产品的企业将喜迎一轮“技术驱动的降本增效”——AI、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等等行业都会因此而获益。 印度稳步壮大的中产阶级、持续进行的政策改革以及数字领域的实力正在重塑其经济轨迹 吸引了大量外国资本涌入。 产值翻5倍!苹果加大对印度投资 苹果上一财年在该国的产值超过70亿美元,今年目标是400亿美元,该公司目前在印度生产iPhone,计划明年开始生产AirPods。富士康加码印度,明年投资翻倍富士康计划明年将其在印度的投资和员工数量增加一倍,在靠近印度南部卡纳塔克邦首府班加罗尔机场的300英亩土地上建厂。该工厂可能被用于组装iPhone,预计将创造约10万个就业岗位。三星:评估在印度制造电信设备三星可能需要等待印度和海外的更多订单才能做出决定。消息人士称,最初规模可能并不大,但印度不仅是4G和5G的大市场,还是下一代电信设备的大市场。美光计划在印度设立更多半导体芯片部门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部长称美光除了拟议中的制造部门之外还打算在印度建立多个半导体组装和封装部门,美光将长期看好印度市场。 小编观点 01 2022年,全球制造业开启了一轮“去风险化”浪潮。在这轮浪潮的推动下,印度2022年的工业制造指数始终保持在50以上,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扩张状态。然而,恶劣的营商环境一度让印度被称为“外企坟场”。为此,对于希望长期耕耘印度市场的中国企业,有以下洞察与建议: 生产本土化将是在印度市场生存的大前提 看待印度市场发展应秉持动态的、长期的视角 尊重印度市场,贴近用户需求,打造“印度定制”产品 02 中国在半导体供应链的组装环节中扮演着主导角色。考虑到地缘政治冲突及其对半导体供应链的影响,美国及其盟友正在寻求替代中国的选择,比如印度可以在半导体的全球价值链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印度方面,政府制定了100亿美元的巨额补贴计划,希望从“封装技术”不断发展,逐步实现半导体制造链的完整生态。至于对国产芯片的影响,可以说目前影响不大,但未来还是有变数的。 面对锂电池回收这块看似诱人的“蛋糕”,要真正“啃下来”却并不容易。 东莞百余家锂电企业被查封东莞市开展锂离子电池制造行业专项治理行动,治理的重点是生产锂电芯和有化成(老化)车间以及锂离子电池存储仓库的企业。目前,东莞塘厦镇共排查出涉锂离子电池企业685家,累计消除隐患104家,隐患消除率为15%,查封162家,罚款1.39万元,责令限期搬走255家,责令限期整改414家。大公司观望,小公司挣扎,千亿光伏回收市场动静不大?预计2040年,光伏组件累计废弃量将达到253GW,约2000万吨,产值规模1500亿元。目前行业中鲜少见到大公司的身影,事先入局的小公司还普遍面临亏损。整体来看,现在还没有到光伏大规模退役的时间段。同时,行业目前面临着两个痛点:一是政策缺位,二是技术尚未突破。预估2023年中国光伏组件产能占比仍有80~85%预估2023年全球光伏组件产能可达1034GW,年增64.7%,其中新增产能约335.4GW,而产能扩张仍以中国企业为主。 小编观点 01 虽然锂电池回收领域已经有众多企业加入其中,但是总的来说,锂电池回收市场目前处于行业发展初期,竞争格局较为分散,现仍然处在蓝海竞争的阶段。目前电池回收产业仍有几大问题有待解决:一方面,锂离子电池回收产业发展仍处于初期,况且大约70%的废旧电池来源于电池厂不良品及废料,实际回收规模尚小;另一方面,锂电池回收行业参与者不断增加,整体行业规范性仍有待提升。 02 近年来,中国发改委,工信部等部委越来越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建设、回收利用过程的环境污染和安全等问题,对于锂电池回收也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和建议。所以,锂电池回收正成为一个政府导向明显、众多企业参与的新兴行业,随着行业发展日渐规范,将会出现新一轮的洗牌,而在这一过程中,拥有渠道和技术优势的白名单企业有望脱颖而出。 将海量制造业信息层层过滤,保留具有长久影响的事件。这些事件为中国制造业带来哪些机遇?全球范围来看,又暗藏了哪些挑战?企业战略是否需要闻风而动? 机 遇 01 IDC:Q2中国可穿戴市场同比增长17% Q2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为3350万台,同比增长17.3%,是自2022年以来季度最大规模出货。智能手表Q2出货量942万台,同比增长11.5%。手环Q2出货量463万台,同比增长20.9%。真无线耳机出货量1511万台,同比增长18.6%。 02 到2030年,微型LED显示面板市场规模将增至5170万台到2030年,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 LED)显示面板的出货量预计将增长到5170万台。由于该技术仅在有限的应用中具有竞争力,Micro LED显示面板的出货量份额将仅占整个显示器市场的1.2%左右。 03 光伏技术路线之争愈演愈烈,TOPCon市占率明年或超六成 TOPCon、HJT、钙钛矿等高效电池技术层出不穷,光伏技术迭代到了关键时刻。专家分析,未来三到五年N型TOPCon成为主流路线的可能性很大,明年TOPCon相关产品市占率预计将超六成。 04 川渝电子信息产业抱团冲刺“世界级” 数据显示,川渝两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OLED生产基地,全球66%的iPad、50%的笔记本电脑、10%的智能手机都是“川渝造”。2022年,川渝两地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已突破2万亿元,约占全国总量的14%。 05 中国未来20年需要8560架新飞机 根据波音发布的民航市场展望数据,未来20年全球民航业将需要42600架新飞机。其中,中国在未来20年将需要8560架新飞机,占到全球交付量的五分之一。 挑 战 01 法国电动车补贴新政将排除中国品牌 法国将推出新的现金奖励措施,以帮助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旨在支持法国和欧洲汽车制造业与中国对手的竞争。具体名单将于12月15日公布,可以预见的是,大多数中国电动车型将被排除在外。 02 三星显示将全面结束中国代工生产 消息称,三星显示将在今年第四季度全面停产现有中国工厂代工机型,后续供应转入其在越南的工厂。三星显示已经退出LCD市场,目前研发生产的显示设备为OLED和QD-OLED型号,LCD主要依赖于包括TCL华星在内的中国厂商。 03 扫地机器人卖不动了 上半年,中国扫地机器人市场规模为63.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0.6%。销售额同比下滑了3.66%至约47亿元;销量则下滑了5.39%至145万台。一位分析师表示:“这是内卷的结果,市场盘子事实上没有做大。” 04 存储芯片需求持续低迷,三星存储业务部门和SK海力士Q3仍可能亏损 从去年三季度开始,三星电子存储业务部门的营收持续同比大幅下滑,设备解决方案部门在今年一季度和二季度分别出现了4.58万亿韩元(约人民币250亿元)、4.36万亿韩元(约人民币240亿元)的营业亏损。 05 北美机器人订单连续第二季度下降 今年4月至6月期间购买的机器人比去年同期减少了37%,自动化促进协会(A3)表示,机器人行业的放缓是由于美国经济低迷和高利率造成的。 活动价值链 ▷2023珠海“不锈钢、镍及特种合金新材料焊接及装备制造技术"国际论坛 为了进一步帮助国内焊接工程技术人员提高镍合金焊接工艺及加工技术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术能力,国际镍协会、珠海市焊接协会、中国有色金属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合ITES深圳工业展于9月27日在珠海联合举办《2023珠海“不锈钢、镍及特种合金新材料焊接及装备制造技术"国际论坛》。 ▷2024 ITES电子智造系列活动启航 9月15日,ITES深圳工业展、工创联在由芯同乐资源共享平台和芯师爷联合主办的“第八届深圳电子产业朋友圈活动”现场,正式启动“2024 深圳国际电子智能制造展EIMS暨电子智造趋势大会及系列活动”。100+家电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家代表参会,共同见证“2024 ITES电子智造系列活动”启航。 ▷走进工厂-信昌精密五金 9月13日,ITES深圳工业展、工创联携手固美特以及翠峰机器人组织40+家钣金工厂及产业链企业走进信昌精密五金,深度交流降本增效之道。信昌董事长吴松利先生带领总经理、生产部副总、技术总工程师、厂务副总等公司高层热情接待,分享自动化改造的心路历程及实践经验。美鼎实业、华先智造、建诚智造、新地智造、怡富通讯、金匠科技等代表提出困惑,深入探讨。现场交流气氛热烈。 ▷问道智能智造-葆德科技 9月13日,ITES深圳工业展、工创联携手精工智能打造的【问道智能制造】正式启动!首站-走进葆德科技,现场人气爆满。领杰金属、鸿图、鸿泰、鸿兴、奋达智能、富士通、荣耀终端、华宝新能源、新宝电器、友井汽车配件、名门锁业等50+企业高管齐聚,覆盖3C、汽车零部件、精密制造、五金制品、精密制造等众多行业。活动现场深入参观了葆德钣金、装配车间,看全链数字化背后的创新逻辑;多方畅聊落地案例,讲实战方法。 【展会推荐】历经25年发展,ITES深圳工业展已成为中国超大型工业展览会之一,并连续13年获"深圳品牌展"荣誉。明年3月28-31日,ITES将以深圳“20+8"产业政策为指导,聚焦高端装备产业集群和先进制造技术产业集群两个核心,为行业打造从高端装备、精密制造、机器人到工业控制技术、专业自动化设备的展示交流平台。
  • icon 电话
    展位咨询:0571-88560061
    观众咨询:0571-88683357
  • icon 客服
  • icon 我的
  • icon 门票
  • 展位
    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