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标题:
随着疫情下的健康诉求增加,富含蛋白质、益生菌、氨基酸和微量营养素等营养成分的发酵乳成为消费者增强体质的主要选择。本研究基于空间多组学策略追踪不同发酵模式下物质演化规律,解析磁场对羊乳膳食脂质组成的系统调控机制。对发酵前后羊乳进行多模态数据采集,形成包括488 个脂质分子、1 298 个代谢物与258 种蛋白质的数据矩阵,发现磁场主要通过调控甘油磷脂-鞘脂代谢、氨基酸代谢、TCA循环途径等能量代谢相关的生物事件,控制发酵羊乳的中性脂质蓄积,改善其膳食脂质组成。相比传统发酵,磁场强化发酵终产品中甘油三酯含量由1 752.47 μg/mL降至784.78 μg/mL,甘油二酯含量由60.36 μg/mL降至24.89 μg/mL,饱和脂肪酸含量由3 843.19 μg/mL降至1 598.24 μg/mL。该研究结果表明磁场可提升发酵羊乳的功能性脂肪酸分布与膳食脂质组成,提升羊乳产品营养品质及风味。
专家介绍
贾玮 教授
陕西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辑约稿
“肉品质量安全与检测技术”|专辑主编张岩研究员
“肉品品质变化及其机制机理研究”|专辑主编臧明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肉类微生物多样性与肉制品风味分析”|专辑主编徐宝才教授
“肉品及其副产物加工及高值化利用”|专辑主编王道营研究员
新刊启动 Food Science of Animal Products《动物源食品科学》(英文),欢迎投稿
Food Science of Animal Products(ISSN: 2958-4124, e-ISSN : 2958-3780)是一本国际同行评议、开放获取的期刊,由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主办,中国食品杂志社《食品科学》编辑团队运营,属于食品科学与技术学科,旨在报道动物源食品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涉及肉、水产、乳、蛋、动物内脏、食用昆虫等原料,研究内容包括食物原料品质、加工特性,营养成分、活性物质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产品风味及感官特性,加工或烹饪中有害物质的控制,产品保鲜、贮藏与包装,微生物及发酵,非法药物残留及食品安全检测,真实性鉴别,细胞培育肉,法规标准等。
投稿网址:
https://www.sciopen.com/journal/2958-4124
为进一步促进动物源食品科学的发展,带动产业的技术创新,更好的保障人类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品质,由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国家肉类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中国食品杂志社《食品科学》杂志、《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杂志、《Journal of Future Foods》杂志主办,贵州大学共同主办,贵州医科大学、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河南省大鲵保护与发展协会支持协办,中国食品杂志社《肉类研究》杂志、《乳业科学与技术》杂志、《Food Science of Animal Products》承办,钛和中谱检测技术(厦门)有限公司、贵州油研纯香生态粮油科技有限公司、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四川安好众泰科技有限公司、贵州成义烧坊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贵州黔醉酒业(集团)有限公司、黔东南民生食品有限公司、贵州普安红茶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赞助的“2023年动物源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即将于2023年10月28-29日在贵州贵阳召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