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展会资讯肉类加工资讯2023年动物源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葛武鹏教授—绵羊乳功能性脂质组学解析及特征性标志物揭示 2023年动物源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葛武鹏教授—绵羊乳功能性脂质组学解析及特征性标志物揭示
来源: 聚展网2023-10-13 21:11:30 196分类: 肉类加工资讯
报告标题:绵羊乳功能性脂质组学解析及特征性标志物揭示
绵羊乳因其营养丰富、特色鲜明,近年来逐渐受到国内外研究者关注。随着母婴行业的消费升级,婴配绵羊奶粉市场迅速发展。极性脂质作为细胞膜的结构成分和信号分子,在能量储存中发挥重要作用。鉴于母乳和绵羊乳的极性脂质在分子水平上的差异及其对生理功能的影响,本报告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技术,共鉴定出14个亚类的362种极性脂质,包括60种甘油磷脂酰乙胺、59种甘油磷脂酰胆碱、38种甘油磷脂酰肌醇、35种鞘磷脂和34种神经酰胺。通过筛选,发现绵羊乳中PE(16:1/18:0)的含量显著高于母乳。PE、PC、SM和PI被鉴定为关键脂质代谢产物,为哺乳动物乳汁中极性脂质的表征提供新见解,也为优化婴儿配方乳粉提供理论依据。
目前,关于非反刍小物种乳源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针对中国绵羊乳的脂质营养成分及其泌乳期变化机制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报告同时分析了绵羊初乳和常乳中的脂质组成,检测到606个正离子模式的峰值和271个负离子模式的峰值,共鉴定出26个亚类877种脂质分子。绵羊初乳中的短链脂肪酸和中链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人初乳。根据筛选条件,涵盖108个脂质分子的16个脂质亚类在绵羊初乳和常乳中表现出显著差异。对差异脂质进行定量分析,发现PC、PE、溶血磷脂酰乙醇胺和甘油三酯等亚类在绵羊常乳中显著升高。根据FC值,筛选出4个潜在的脂质生物标志物,即LPE(0:0/16:0)、LPE(16:0/0:0)、肉碱Carnitine(C14:1)和Carnitine(C18:1)。此外,鞘脂代谢和甘油磷脂代谢被确定为关键代谢途径,为绵羊乳功能性研究及相关产品开发提供有效信息。
参考资料:
undefined
声明:文章部分图文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不做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来源:聚展网
2025.11.20-11.22
exposalao
2025.03.04-03.06
Expo Carnes y Lácteos
2027.05.02-05.08
Beef Australia
2027.02.16-02.18
MEAT ATTRACTION
2026.03.10-03.13
Japan Meat Industry Fair
2026.05.19-05.21
RefCold Russia
2028.05.29-06.01
Meat Tech
2026.06.16-06.19
Tecno Car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