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交通出行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而“车能路云”作为一种新兴的概念,正逐渐成为未来交通出行的重要趋势。
所谓“车能路云”,是指通过将汽车、道路和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进行融合,从而实现智能化、高效化、安全化的交通出行模式。记者了解到,“车能路云”首次被提及是在6月2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会议指出,要“构建‘车能路云’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要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等。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将迎来新的政策利好。
跨产业协同创新需求迫切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一级巡视员苗长兴在7月13日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地图基础平台产业联盟成立仪式上表示,放眼未来,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进入攻坚阶段,对跨产业协同创新需求更加迫切。“(车能路云融合发展)这一概念指汽车、智能交通、新能源、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车联网技术和云计算大数据等的融合统筹发展,以实现更加智能、绿色、安全和高效的出行方式。”Co-Found智库新经济研究负责人汪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强调了跨产业协同发展的必要性。
有行业资深人士告诉记者,为了推动“车能路云”的融合发展,政府部门需要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首先,应该加大对于相关技术研究和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并提供相应的政策扶持。其次,还需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保障“车能路云”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此外,在城市规划方面也应该考虑到“车能路云”的因素,打造更加智慧化、便捷化、绿色化的城市交通环境。
此外,该行业资深人士还提出要建设车能路云平台的技术支持和创新。他认为:“要想实现‘车能路云’的融合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完善且高效的平台来支撑整个系统运行。这就需要在技术方面进行大量投入和创新。例如,在智能汽车领域可以开发更加先进、精准、可靠的自动驾驶系统;在道路建设方面可以采用更加环保、耐久、智慧化的材料;在网络通信方面可以提升传输速度和稳定性等。”
新能源汽车行稳才能致远
“车能路云融合发展建立在我国已经形成了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而且新能源汽车数量处于快速上升期的基础之上。要使新能源汽车在未来取代传统燃油车,成为数字经济新的重要支柱产业,就必须系统规划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并提出战略远景目标。”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表示。
近日,北京大学教授、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大数据产业生态联盟荣誉顾问杨学山在8月3日大数据与数字经济大会暨2023(第八届)大数据产业生态大会作主旨报告时表示:“数字经济时代,我们要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防止脱实向虚;在发挥数据价值方面,数据在场景中生成、使用,网络、算法也服务于特定场景,数据价值体现在数字化转型的具体场景中,因此,我们要注重数据要素在场景中的应用,将其与特定的场景结合在一起,将数实融合落到实处。”
而目前,我国车能路云融合发展就是数实融合的案例。比如郑磊所讲,目前我国优先建设智能充电桩设施,车联网和云计算方面的协同则是更远期的目标,智能充电桩和智能驾驶提供的联网数据需要更高容量和更快响应速度的云服务,这样就构成了一个非常完整且经济规模巨大的产业生态环境。又如特来电董事长于德翔7月在深圳举办的中国·东盟新兴产业论坛上所讲,新能源汽车补能建设可以分为充、电、网三个阶段。智能充电网络可以创造社会价值。
在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看来,“车能路云”融合发展的新提法,有助于促进储能与新能源汽车协同发展,形成完整化、系统化的产业体系,对整个行业的发展都将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也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工信部领导此前表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部际协调机制各成员单位将继续努力,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迈上新台阶,为全球绿色出行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因此,我们注意到,2023年9月召开的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特别设置“加速车能路云融合发展高峰论坛”。当前,智能化与网联化融合的新一代汽车产业发展模式正逐步形成,推动形成“车能路云”协同发展路径。
据悉,论坛将邀请行业主管部门领导、院士专家、行业机构与企业代表等参会,从不同维度探讨如何构建车能路云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以实现更加智能、绿色、安全和高效的出行方式。
WICV视界
2023年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WICV)预热已开启,截至目前大会已成功连续举办五届,共邀请到600余位来自世界各国的顶尖科学家、国际组织代表、企业家代表出席并发表主题演讲,大会旨在为全球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搭建专业的分享交流与合作平台。大会承办方赛迪传媒旗下《新能源汽车报》《智能网联汽车》杂志特设“WICV视界”系列专题报道,传递全球智能网联汽车前沿思想和产业价值。
来源:新能源汽车报
编辑:魏岚
参考资料:
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
举办地区:北京
开闭馆时间:09:00-18:00
举办地址:北京亦庄经济开发区荣昌东街6号
展览面积:50000㎡
观众数量:60000
举办周期:1年1届
主办单位: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